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六书故》的“六书”理论和语言学思想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戴侗的《六书故》是宋末元初一部承前启后的语言文字学著作,其中包含着先进而精到的语言文字学思想,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作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为明清"小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批判地继承《六书故》的语言文字思想和研究实践,有助于全面了解我国中古时期语言文字研究的状况。
作者
陈会兵
机构地区
重庆三峡学院中文系
出处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5-159,共5页
Academic Forum
关键词
戴侗
《六书故》
“六书”理论
语言文字学思想
分类号
H122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21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
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76.
3
王引之.经义述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
陈会兵.
中国传统语言学的词类研究之检讨[J]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1):82-86.
被引量:3
5
刘福根.
戴侗“因声以求义”的理论与实践[J]
.古汉语研究,1996(4):29-33.
被引量:4
6
吴泽顺.
戴侗的充类说[J]
.语言研究,2004,24(1):74-76.
被引量:3
7
党怀兴.
论戴侗的《说文解字》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0(3):132-138.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党怀兴.
《六书故》所引唐本《说文解字》[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8(4):152-157.
被引量:8
2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Z].北京:中华书局,1965..
3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
裘锡圭.文史丛稿[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5
罗君惕.汉文字学要籍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
《六书故》卷前《六书通释》.
7
吾邱衍.学古编[A].丛书集成初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
戴侗.六书故[M].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5)李鼎元刊本.
共引文献
721
1
姜耕玉.
物质形式结构:对比效果与和谐的深度[J]
.艺术百家,2004,20(4):58-65.
2
陈绂.
从“枚”与“个”看汉语泛指性量词的演变[J]
.语文研究,2002(1):33-35.
被引量:26
3
韩伟.
汉字所蕴涵的酒文化信息[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5):134-138.
被引量:7
4
李兰芝.
焦循的易学诠释学[J]
.周易研究,2001(1):10-20.
被引量:1
5
姚永铭.
顾野王之《说文》研究索隐[J]
.古汉语研究,2002(1):24-27.
被引量:1
6
钟明立.
段玉裁转注理论试析[J]
.古汉语研究,2002(1):28-31.
被引量:3
7
王培光.
香港一些地名用字考[J]
.方言,2000,22(2):186-190.
被引量:2
8
林方明.
也论词的“相因生义”[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3(1):66-71.
被引量:3
9
吴峥嵘.
《左传》中“请”与“求”的词义差异及其语用选择[J]
.北方论丛,2005(2):35-39.
10
郑桦.
动量词的来源[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2):19-24.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10
1
党怀兴.
《六书故》所引唐本《说文解字》[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8(4):152-157.
被引量:8
2
刘福根.
戴侗“因声以求义”的理论与实践[J]
.古汉语研究,1996(4):29-33.
被引量:4
3
杨清澄.
论戴侗的文字观[J]
.怀化师专学报,1998,17(3):71-74.
被引量:2
4
陈会兵.
《六书故》的汉语汉字系统论[J]
.温州大学学报,2006,19(2):20-25.
被引量:2
5
李智慧.
《六书故》词义引申术语研究[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0,23(4):398-398.
被引量:2
6
党怀兴.
《六书故》运用钟鼎文考释文字评议[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8(4):136-140.
被引量:5
7
杨宝忠.
古代语言文字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的新收获——评党怀兴先生著《〈六书故〉研究》[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1):94-96.
被引量:1
8
李智慧,陈英杰.
《六书故》引申规律及其影响[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3,26(4):533-536.
被引量:2
9
卢凤鹏.
《六书故》引唐本《说文》“械”篆试析[J]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21(2):89-91.
被引量:2
10
李智慧,崔竹朝.
《六书故》词义引申条例研究及释义指瑕[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6(1):26-2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李艳玲.
《六书故》评议[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2(4):24-25.
1
蒋婷婷.
《说文解字》与《六书故》之比较[J]
.青年文学家,2016,0(3X):139-139.
被引量:1
2
彭巧燕.
王船山语言文字思想研究述评[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6(4):15-18.
被引量:2
3
李艳玲.
《六书故》评议[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2(4):24-25.
4
宗慧坚.
《六书故》之六书理论概观[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1):129-129.
被引量:1
5
苏晓军.
试论韩礼德与索绪尔符号理论的相容性[J]
.山东外语教学,2003,24(6):7-10.
被引量:5
6
刘家忠.
古籍译读中的词义误释现象[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7(4):91-94.
7
李彤.
评《语言论》中的语言系统[J]
.中国语文,1965(4):270-275.
8
宋永培,苏宝荣.
汉语词汇形、音、义综合研究与辞书编纂[J]
.辞书研究,1983(6):83-91.
9
于群.
从训诂学对阅读古书的作用看训诂学的实用性[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17(1):59-61.
10
刘艳清.
2000年—2005年文字学研究综述[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138-139.
学术论坛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