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课程变革下教师合作的缺失与对策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课程的实施和成功学校变革的经验要求我们转变教师工作方式,加强教师合作.教师合作,就是指在学校范围内教师以小组或团队等形式,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活动.在课程变革的背景下,我们必须看到教师合作缺失的现状,发现教师合作缺失的原因,提出课程变革下教师有效合作的策略.
作者
李洪修
马云鹏
机构地区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5-27,共3页
The Inservi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School Teachers
关键词
课程改革
中小学
教师合作
教师专业发展
对策
分类号
G45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G650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44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7
1
胡波.
合作: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J]
.课程.教材.教法,2004,24(7):79-83.
被引量:47
2
Vicki Asper.ladders of collaboration.Library Talk,Mar/Apr2002,vol.15:10.
3
赵正新.从“单位”主义走向合作—新课程对教师文化的诉求[C]..第四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648.
4
朱超华.
新课程视角下教师课程能力的缺失与重建[J]
.课程.教材.教法,2004,24(6):13-16.
被引量:84
5
参见黄甫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0.
6
内尔·诺丁斯(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敷育科学出版社,2003.33.
7
申仁洪,黄甫全.
创新性成长模式:教师教育的实现样式[J]
.教师教育研究,2004,16(3):12-16.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叶澜.
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41-46.
被引量:914
2
[4]布兰斯福特等.人是如何学习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9.
3
[5]Arich, Lewy (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91.
4
[6]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Z].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12-115.
5
李建平.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课程专家与课程实施者对话[N].中国教育报,2001—10-20(03).
6
姜美玲.教师:革新的课程实践者[N].中国教育报,2004—01-18(08).
7
张立昌.
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J]
.教育研究,2001,22(12):17-21.
被引量:347
8
张洪华,杨丽宁.
“互动”理念在合作性学习中的运用[J]
.福建教育,2003(01A):9-11.
被引量:5
9
申仁洪,黄甫全.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体系的建构[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5(1):9-15.
被引量:28
10
王坦.
论合作学习的教学论贡献[J]
.课程.教材.教法,2003,23(8):16-20.
被引量:135
共引文献
144
1
李洪修.
课程变革下教师合作的理论思考[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19(2):50-52.
被引量:5
2
曾素林.
教师角色的转变:从“单一型”走向“综合型”[J]
.新课程研究(下旬),2007(1):7-9.
被引量:3
3
黄向彦.
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观念的转变[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8):70-70.
4
罗玲,胡立无.
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治本之策[J]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4):76-78.
5
李臣之,孙薇.
教师课程决定:有为与难为[J]
.课程教学研究,2013(5):5-9.
被引量:1
6
田秋华,钟雪华,杨丽娜.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调查研究——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J]
.课程教学研究,2013(9):5-9.
被引量:3
7
魏爱芳.
初探中学心理健康教师的课程能力[J]
.科教导刊,2014(13):205-206.
8
伊继东,刘六生.
科学教育发展观引领下的教师教育[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5):104-107.
被引量:4
9
胡波.
高师物理教学法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滨州师专学报,2004,20(2):48-54.
被引量:3
10
陆旭东.
教师课程权利意识薄弱的成因及对策[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38-41.
被引量:22
同被引文献
61
1
许鲁光.
论教学中的人际交往关系[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5(3):85-89.
被引量:9
2
徐君伟,左林华.
同伴指导对我国教研组制度建设的启示浅析——教师合作的视角[J]
.中国教育学刊,2012(S1):47-48.
被引量:4
3
张彦斌.
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对海外研究生的合作教学[J]
.现代外语,1983,6(2):45-51.
被引量:1
4
余艳.
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交往障碍[J]
.中国教师,2004(11):26-28.
被引量:1
5
李广平.
教师间的合作专业发展[J]
.外国教育研究,2005,32(3):5-9.
被引量:75
6
杨梅.
美国城市青年教师自我认同危机及其原因初探[J]
.外国教育研究,2005,32(3):22-24.
被引量:17
7
马云鹏.
课程改革实验区追踪评估的最新报告[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5):18-23.
被引量:30
8
田丽丽.
国外教师合作概况[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2):44-48.
被引量:13
9
邓涛.
关于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思考——兼谈学习型组织理论对教师教育的若干启示[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7):14-16.
被引量:17
10
毛齐明.
试论教师文化与教师发展[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6(2):79-80.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6
1
陈芳.
加强教师合作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0(27):70-72.
2
李玉华,邓艳红,俞劼.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18所小学的调查为例[J]
.当代教育科学,2009(17):40-44.
被引量:2
3
刘思佳.
教师间交往的现实意义及促进策略[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10):18-20.
4
赵连顺.
从合作研究类型的视角审视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效益[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0(8):34-36.
被引量:4
5
赵明仁,王娟.
建构能动的自我:教育改革中教师身份的自我认同[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11):33-36.
被引量:18
6
付光槐,姜何.
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40年:脉络.内容与反思[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3,37(4):60-7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季卫兵,李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自我认同:功能、现状与优化[J]
.高等农业教育,2020(4):40-45.
2
谢华,赵雪.
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3):120-122.
被引量:2
3
陈之权,黄龙翔.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校-研-教"华文校本协同研究[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24(6):62-70.
被引量:2
4
卢强.
近十年国内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热点和演进——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
.上海教育科研,2013(4):27-31.
被引量:27
5
韩冬梅,李昕阳.
终身学习: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4):21-22.
被引量:1
6
庞晓青,华磊.
教师职业认同:发挥教育机智的必要条件[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3(2):72-73.
被引量:4
7
李秀,王秀余.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3,15(2):86-92.
被引量:9
8
章木林.
ESP目的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身份构建[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94-97.
被引量:5
9
涂超,虞秀云.
教师自我认同危机与消除策略[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35(2):58-61.
被引量:1
10
李静,雷冬玉,魏媛媛,李俊红,吴桂霞,蒙克嘎勒,蒋萍.
青年教师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角色转换[J]
.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1):1729-1730.
被引量:2
1
吴冬月.
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意识的缺失与对策研究[J]
.成才之路,2016,0(30):24-24.
被引量:1
2
曾庆芳.
刍议师德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2):220-221.
3
张微.
浅谈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
.成功,2012(5):322-323.
被引量:2
4
罗红梅.
教育以人为本、育人为先——浅谈中职生做人缺失与对策[J]
.商情,2009(17):122-122.
5
姜国栋.
反思传统经典文化和人文精神在学生中的缺失[J]
.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20(2):32-34.
6
程胜.
课堂提问中的缺失与对策[J]
.江苏教育研究,2001(11):20-23.
被引量:2
7
张忠华.
论现代道德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1):94-96.
被引量:9
8
杨霞.
浅谈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缺失与对策[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5):199-199.
被引量:3
9
罗学锋,赵志强,姜蓝,董亚军.
高等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对策[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106-109.
被引量:4
10
黎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与对策探讨[J]
.时代教育,2016,0(23):139-139.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5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