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看民间文化组织参与的重要性
被引量:15
出处
《学习与实践》
2005年第7期45-47,共3页
Study and Practice
同被引文献77
-
1程朝阳,韩红.论民间规则的价值蕴涵及其对农村法治的可能启示[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4):68-73. 被引量:9
-
2金哲.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J].今日浙江,2005(13):17-17. 被引量:3
-
3陈军科.博物馆文化形态的新理念——全球化形势下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哲学思考[J].中国博物馆,2004(2):7-12. 被引量:26
-
4王珊.把关注延伸到"申遗"之后——从泉州南音保护与振兴十年规划谈起[J].中国音乐学,2004(4):50-52. 被引量:3
-
5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4):1-8. 被引量:244
-
6刘魁立.从人的本质看非物质文化遗产[J].江西社会科学,2005,25(1):95-101. 被引量:90
-
7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25(2):103-109. 被引量:469
-
8黄永林.农村文化建设与传统民间文化[J].学习月刊,2006(19):28-29. 被引量:16
-
9伍胜男,伍春洪.全景图像技术及其应用[J].科技通报,2005,21(6):714-717. 被引量:14
-
10李荣启.采取系统科学的有效方法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J].重庆社会科学,2006(4):112-115.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15
-
1贾鸿雁.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J].改革与战略,2007,23(11):119-122. 被引量:87
-
2贺能坤.西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改革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4):5-8. 被引量:2
-
3贺能坤,张学敏.构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新机制——促进西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改革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8,19(6):47-51. 被引量:16
-
4马文静.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探讨[J].贵州民族研究,2009,29(1):37-41. 被引量:24
-
5裴张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59-61. 被引量:35
-
6曹莎.非政府组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现状探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9(2):110-112. 被引量:1
-
7佟玉权,邓光玉.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民间组织作用[J].教育文化论坛,2012,4(6):54-58.
-
8张祝平.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的意义及其研究综述[J].当代旅游(下旬刊),2012(10):90-94.
-
9佟玉权,邓光玉.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民间组织作用[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6):117-121. 被引量:2
-
10王刚,于安毅.我国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之困境及应对[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0(3):122-12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69
-
1陈珊,罗靖,章牧.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利用——以广东石湾陶塑技艺为例[J].文化遗产,2010(4):144-150. 被引量:8
-
2雷蓉,胡北明.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4):12-16. 被引量:30
-
3李学孺.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29(9):21-23. 被引量:1
-
4潘航.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非正规教育传承途径探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4,30(1):65-69. 被引量:3
-
5王明磊.网络庙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好形式[J].管理观察,2008(5):104-106. 被引量:1
-
6彭延炼,张琰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旅游开发——以湘西苗族鼓舞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3):275-278. 被引量:13
-
7贺剑武,陈炜,黄玲芳.广西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百色布洛陀文化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09(4):18-21. 被引量:9
-
8李海霞.品牌作用机制与民间传统文化产业化[J].东岳论丛,2010,31(2):146-149. 被引量:5
-
9赖力.布依族纺织文化与社区发展[J].求索,2010(7):71-73. 被引量:1
-
10李芳.新疆维吾尔族特色产业保护与创新发展[J].新疆社科论坛,2010(4):34-37.
-
1张鹏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对策研究[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5,0(3):247-248.
-
2张笃勤.文化保护离不开民间组织[J].瞭望,2005(32):57-57. 被引量:2
-
3中国开展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J].炎黄纵横,2016,0(6):64-64.
-
4金雁.按照主体性教育要求建设高校学生社团[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2):4-6. 被引量:2
-
5郑奎.加强大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及作用发挥[J].科技创新导报,2007,4(35). 被引量:4
-
6马磊.在文化心理学视野下认识儿童语言[J].幼教新视野,2012(3):7-8.
-
7张勇.公益文化组织参与创意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113-115. 被引量:1
-
8魏俊玲,唐文颖.高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研究[J].河北企业,2013(12):88-88. 被引量:2
-
9姚秀梅,宗佳红.中小学音乐教育本土化策略研究[J].大舞台,2011(5):170-171. 被引量:4
-
10长江流域民歌号子交流研讨暨展演活动[J].上海文化年鉴,2012(1):37-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