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湖北省石灰岩地区持续发展模式及对策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分析湖北省石灰岩地区区域特征和总结过去利用方式的生态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出了持续利用的原则,模式及生态经济对策。
作者
张安录
徐樵利
机构地区
华中农业大学农经学院
出处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1995年第1期23-28,共6页
Geography and Territorial Research
关键词
石灰岩地区
持续发展
发展模式
区域经济
湖北
分类号
F127.6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1
徐樵利.
中国南方石灰岩荒山开发利用新探[J]
.自然资源学报,1993,8(2):115-121.
被引量:14
2
谭传凤.
论湖北省农业气候生产潜力(二)——气候生产潜力发挥程度[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23(4):567-571.
被引量:5
3
徐樵利.
山区农业自然资源结构与农业宏观设计——以湖北省部分山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1987,2(2):141-152.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8
1
蒋有保,水土保持通报,1991年,2卷,3期
2
黄秉维,地理研究,1984年,6卷,4期
3
牛若峰,农业经济技术手册,1984年
4
团体著者,中国自然地理图集中国岩容地貌图,1984年
5
李鄂荣,人口、资源、环境,1982年
6
佟恒,四百种野生饲料植物和它们营养价值,1959年
7
《湖北农业地理》编写组.湖北农业地理[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
8
谭传凤,潘顺银,方小键,张谋盛.
论湖北省农业气候生产潜力(一)——气候生产潜力及分区[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23(4):562-56.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0
1
汪建新,俞海升.
皖南石台县石灰岩山地森林群落的调查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2):135-137.
2
车裕斌,韩冰华.
特殊生境研究综述[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1997,28(3):74-75.
被引量:3
3
刘兴元,梁天刚,郭正刚.
贵州岩溶山区生态保护与草业开发模式探讨[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2):101-104.
被引量:6
4
刘卫东,杨宝亮.
江汉平原土地生产潜力及其发挥途径[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7(3):403-408.
被引量:1
5
张安录,徐樵利.
山区土地人口承载力的若干问题探讨[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7(4):521-527.
被引量:3
6
张安录.
湖北大别山区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J]
.生态农业研究,1994,2(2):43-51.
被引量:6
7
徐樵利,陈桂华.
秦巴山地房县门古镇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化设计[J]
.生态农业研究,1994,2(3):55-61.
8
张安录.
2000年湖北耕地人口承载量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5,4(2):114-119.
被引量:7
9
赵春雨,方觉曙,朱永恒.
地理学界产业结构研究进展[J]
.经济地理,2007,27(2):279-284.
被引量:17
10
朱凤武,陈旭薇,彭补拙.
广西柳江县荒山荒地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
.山地研究,1997,15(1):57-61.
同被引文献
30
1
朱学稳,朱德浩.
中国南方石山区概况及其治理与开发[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9,5(2):19-23.
被引量:5
2
耿文炼,李常青.
沂蒙山区石灰岩地区综合开发利用[J]
.中国水土保持,1994(9):40-43.
被引量:1
3
王铮,刘丽.
可持续发展意义下的区域管理[J]
.管理世界,1995,11(2):208-210.
被引量:6
4
海山.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研究[J]
.经济地理,1995,15(2):100-103.
被引量:11
5
杨光陆.
解决石灰岩地区贫困问题的理论思考[J]
.开发研究,1995(1):30-31.
被引量:1
6
鄂西自治州计划委员会 国土规划办公室.鄂西自治州国土资源[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26.
7
钟祥浩,山地研究,1992年,10卷,2期
8
鄂西自治州计划委员会,鄂西自治州国土资源,1990年,1页
9
李世奎,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候区划,1988年,127页
10
Deng Xianrui,High Technology & Development StrategiesThe Proce ICHTROI’94,1994年,323页
引证文献
6
1
汪涛,陈佐平,潘学锐.
涪陵石灰岩地区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05,1(3):52-53.
2
张安录.
生态经济交错区的土地开发管理[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6,15(3):35-38.
被引量:3
3
张安录.
论生态经济交错区的土地持续利用[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6(4):37-40.
被引量:1
4
严玲,邓先瑞,吴宜进,杜耘.
利川市资源系统的特征与演替[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8(1):38-43.
5
杨宁,段小曼.
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振兴的困境与出路[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2(9):173-180.
被引量:14
6
佟玉权,蒋一军,龙花楼.
中国南方石灰岩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3(5):122-12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李国锋,王丽君.
乡村生态振兴的现实问题与实践路径[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6):721-726.
被引量:1
2
何雄浪,邓舒耀.
发展飞地经济 促进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以阿坝州成阿飞地工业园区为例[J]
.民族学刊,2023,14(8):97-107.
被引量:2
3
刘国新.
共同富裕目标下湖南民族地区的相对贫困治理[J]
.民族论坛,2023(2):82-92.
被引量:2
4
李凤全,章明卓,胡忠行,马远军.
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生态经济预警研究[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3):330-334.
被引量:9
5
张战仁.
岩溶县经济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J]
.当代经济,2008,25(13):110-111.
6
张安录.
城乡相互作用与生态经济交错区形成模式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19(3):1-4.
被引量:7
7
夏丽华,宋梦.
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生态服务功能的研究[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3):71-74.
被引量:15
8
袁奇峰,李刚,薛燕府.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发展权的演化及其空间效应研究——以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为例[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20-131.
被引量:3
9
宋雅兵,朱进东.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现实阻碍与行动路向[J]
.新疆社会科学,2023(2):41-51.
被引量:15
10
林妙婵,丰智超,蒋晓霞.
协同治理理论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返贫预防机制研究[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1(3):115-120.
1
杨光陆.
解决石灰岩地区贫困问题的理论思考[J]
.开发研究,1995(1):30-31.
被引量:1
2
马家庆,余文烈.
因地制宜,联动发展——清远市区域经济发展道路探索[J]
.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6):91-93.
3
佟玉权,蒋一军,龙花楼.
中国南方石灰岩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3(5):122-125.
被引量:1
4
朱厚泽.
中国西部开发十二题[J]
.环渤海经济瞭望,1996,10(5):20-26.
5
洪江.
广东是怎样提前完成扶贫攻坚的[J]
.调研世界,1998(8).
6
崔和瑞.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河北省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10):174-177.
被引量:5
7
民生为本 求实创新[J]
.中国财政,2008(4):30-31.
8
田东江,黄成柱.
“寒极”的希望——清远市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J]
.同舟共进,1995(7):17-19.
9
柯荣,汪宇明.
广西产业发展和布局条件——广西产业政策系列研究之一[J]
.改革与战略,1987,3(5):75-80.
10
张万彬,刘昭阳.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模式及对策研究[J]
.管理观察,2011(14):110-111.
被引量:2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