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创新素质综合评价体系初探
被引量: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对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科学地构建指标体系,从不同角度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处理数据,力求更准确地评价大学生创新素质,促进创新素质教育的发展。
作者
金琴
机构地区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科技创业月刊》
2005年第8期91-92,共2页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in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创新素质
综合评价
模糊数学
创新素质教育
综合评价体系
大学生
指标体系
处理数据
分类号
F272.9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73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31
参考文献
1
1
陈春萍.
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体系初探[J]
.煤炭高等教育,2000,18(5):42-44.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13
1
林晓冰,郭文海,汪玉梅.
关于提高中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的思考[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3):202-203.
被引量:9
2
张继德.
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10):116-119.
被引量:12
3
刘香兰.
谈启发式教学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J]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05(2):65-66.
被引量:2
4
黄俊毅,陈相光.
大学生评价体系研究述评[J]
.学理论,2011(9):166-169.
被引量:4
5
赵淑梅,孙艳京,李保明,蒋秀根.
本科生科研训练管理与评价体系探讨[J]
.中国农业教育,2011,12(3):23-26.
被引量:12
6
李国胜,樊彦国,丁智慧.
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
.中国西部科技,2013,12(12):90-91.
被引量:9
7
刘甜甜,陈洪,杜焓瑜,马占宇.
农林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9):245-247.
被引量:7
8
王思梦,谢凤杰,吴东立.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例[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5):543-547.
被引量:2
9
陈鹤,朱浩楠,董素英,周逸清,刘作亮,周瀚洋,孙士元.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中学生科研素养量化评价体系研究[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9):5-10.
被引量:3
10
杨洋,耿小丕.
大学物理实验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1(5):110-111.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73
1
王海东,孙凌云.
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J]
.北方经贸,2006(12):145-146.
被引量:5
2
吕霞.
情绪智力与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J]
.文教资料,2007(2):53-54.
被引量:2
3
曾惠芳.
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2):8-12.
被引量:10
4
徐玲玲.
目标分析最优指标法用于研究生初步科研能力的综合评价[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6):46-51.
被引量:10
5
伍飞军.
大学生科技活动的质量探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9):171-172.
被引量:6
6
姚超,马江权,盛梅,冷一欣.
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59-61.
被引量:4
7
罗玲玲,王素君,张晓霞,吴娟.
建构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评价体系[J]
.辽宁教育研究,2003(8):59-61.
被引量:21
8
纪延光.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现与培养[J]
.教育与职业,2004(26):66-67.
被引量:11
9
李越,孙枕戈.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3(5):35-40.
被引量:59
10
颜雪珍,许月云,杨佩旋.
评价体系改革对大学生体育非智力因素的影响[J]
.体育学刊,2005,12(1):84-86.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2
1
王家褀,曹颖颐.
大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29(8):133-137.
被引量:62
2
赵薇.
谈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
.金融教育研究,2006,20(1):97-98.
被引量:1
3
王莹.
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5):77-80.
被引量:34
4
秦志凯.
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探讨[J]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3):1-4.
被引量:5
5
李艳坡,范海荣,何尚琴,高明晶,王娜.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0(16):29-31.
被引量:22
6
黄俊毅,陈相光.
大学生评价体系研究述评[J]
.学理论,2011(9):166-169.
被引量:4
7
郑美红.
基于模糊评判的大学生创新能力测评体系构建探析[J]
.知识经济,2013(20):180-180.
8
谭树华,孙远东,周建良,刘雨芳,袁志栋,李玉峰.
生物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8):130-131.
9
赵昊昱,陈小祥,蒋涛,张启蒙.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多元化评价方法的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2):204-207.
被引量:4
10
张雪,李贺体,孙晖,静丽贤.
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49-5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31
1
况栋梁,陈华鑫,耿九光.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缺乏的原因及提升途径[J]
.学园,2020,0(5):93-94.
2
梅红,卜春艳,石锦澎,陈立斌.
中国高校实践育人:现状、成效及育人改革探索[J]
.创新与创业管理,2023(1):115-128.
3
史维智.
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路径探讨[J]
.现代企业教育,2006(18):69-71.
被引量:8
4
王涛,翟静,景学安,方永奇.
课程综述书写在临床医学专升本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2(4):36-40.
5
黄丽娟,于军,王芹芹.
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研究初探[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3,30(6):167-168.
6
程颖.
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思考——基于专业相关性视角的创新学分制度的实践与建议[J]
.中国集体经济,2015(28):155-156.
7
沈浩,周扬.
科研双嵌入式培养模式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5):532-534.
8
江文奇.
工商管理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7(8):17-19.
被引量:3
9
张宇斌.
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12):176-177.
被引量:7
10
郭文海,钟天送.
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述评[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6):17-18.
被引量:8
1
贺少华.
论国防教育与创新素质教育的关系[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1):46-49.
2
孙延蘅.
网络阅读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J]
.教育探索,2004(7):15-17.
被引量:3
3
马立平.
构建多元化实践平台 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提高[J]
.科技视界,2016(2):61-62.
被引量:4
4
段步玉.
试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自我培养[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27(2):36-39.
被引量:5
5
文晶娅.
关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
.今日科苑,2009(22):203-204.
被引量:1
6
邱素英.
大学生创新素质激励与培养策略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8(2):144-145.
被引量:5
7
张辉,曲士英,许宝林.
完善“两课”教学评价机制,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20-122.
被引量:5
8
谭小蓉,曹长礼,牛欣欣.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J]
.文教资料,2009(6):183-184.
被引量:1
9
刘丰林,张宏波.
大学精神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探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4(5):43-44.
10
刘芳.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思考[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5):162-163.
被引量:4
科技创业月刊
2005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