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青春的心理文化折射与主体精神的本源回归
被引量:
3
On Cultural Refraction of Young Thoughts and Natural Return of Main Spirit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众话语背景下的校园青春亚文化,折射出当代青年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多元化表达。这种文化表达有其潜在的集体心理因素,这些心理因素内在决定了青春亚文化的个性化特征。但其最终方向还是要回归于主流文化,实现个人主体精神与社会价值观的妥协与融合。运用先进文化手段加以渗透和引导,可以加速实现青年群体主体精神的本源回归。
作者
吕广利
王效峰
机构地区
咸阳师范学院政法系
西北大学文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2005年第8期169-171,共3页
Theory Monthly
基金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2004年专项科研项目成果
项目编号:04JK286。
关键词
青春亚文化
主体精神
心理折射
回归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95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6
1
肖鹰.
青春亚文化概说[J]
.文艺争鸣,2004(4):71-72.
被引量:8
2
王彬.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一代的影响[J]
.青年研究,2001(1):11-17.
被引量:78
3
谢昌逵.解析"新人类"[J].青年研究,2000,(6).
4
杨红,路云亭.
港台流行文化对大陆大学生的心理影响[J]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0,20(3):45-46.
被引量:2
5
[英]约翰·斯道雷著 杨竹山等译.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4..
6
[8]蒋孔阳,朱立元.西方美学通史(七卷本)[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
95
1
潘春梅,陈庆德.
文化产品生产选择的社会关联与约束[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2):95-102.
被引量:4
2
王海柳.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J]
.青年探索,2002(6):28-30.
被引量:1
3
濮晓婧.
反思文化世俗化[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1):84-87.
被引量:1
4
李凡卓.
Hip-Hop文化在我国青少年中流行的社会学分析[J]
.青少年研究,2004,4(2):7-9.
被引量:7
5
王建荣.
“大话文化”语境下的经典阅读[J]
.文教资料,2007(29):55-57.
被引量:2
6
陈海燕.
肥皂剧与大众文化[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2(4):87-89.
被引量:2
7
杨晓苏.
都市青年及其文化现象点击[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2,4(4):53-55.
被引量:1
8
胡建平,马珍萍.
论传媒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J]
.法制与社会,2006(19):221-223.
9
苏守华.
文化自觉视域中大学生道德养成的途径[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5):96-97.
10
李凡卓.
青少年hip-hop文化流行的社会学分析[J]
.青年探索,2004(4):3-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8
1
李振远,鞠传英,周建波.
在校园与社会间发育和变异的大学生道德文化——试论改革开放时代下大学生的道德建设现状[J]
.青年研究,1998(7):24-26.
被引量:3
2
苏文清.
青年亚文化探微[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5(4):102-105.
被引量:37
3
[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
Jordan, T. Cyberpower: 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nd the Intemet [M]. London: Routleclge, 1999.
5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1.
6
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7
胡继华.后现代语境中伦理文化转向《M》[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
8
胡疆锋.
从“世代模式”到“结构模式”--论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08(2):67-72.
被引量:44
引证文献
3
1
黄汀.
从价值冲突到价值整合——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现象解读[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5):150-154.
被引量:18
2
陈嫡.
自考生价值观念社会化的现状调查分析[J]
.考试周刊,2013(56):3-4.
3
林晓.
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启示[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8(3):156-16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黄聚云,陈玉忠.
文化安全视角下的青少年体育亚文化[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9):5-11.
被引量:5
2
黄汀.
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的校园网络语言和流行语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6):164-168.
被引量:15
3
彭晓波,黄志刚.
主文化与亚文化间的游走:当代青春文学的思考[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4):83-86.
4
燕道成.
网络亚文化视域中的青少年网络政治参与[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45(1):152-159.
被引量:1
5
郭喻楠.
青年亚文化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如何实现对青年的思想引领[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6(2):62-63.
6
杨翠平.
《大鱼海棠》个人与集体利益的价值冲突[J]
.电影文学,2016(23):126-128.
被引量:4
7
谭忠毅,张秋阳.
高校校园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耦合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1(9):38-41.
被引量:8
8
黄汀.
从“三有青年”到六个“下功夫”谈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8):16-18.
被引量:4
9
李欣,徐小玄.
社交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的教育引导策略[J]
.艺术科技,2020,33(20):32-33.
10
周连勇.
数字媒介展演下的青年亚文化流变——基于“新媒体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综述[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1,37(2):22-28.
被引量:11
1
易小明.
从差异与同一角度看平等与效率[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6):124-127.
被引量:1
2
黄健云,黄莉.
方法的转型和视域的创新——柏拉图美论思想探析[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5(2):61-65.
3
胡易庚.
浅析萨特的自由与道德观[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4):326-327.
被引量:1
4
郑梅.
中西创世神话之文化折射[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3(7):250-251.
5
赵克仁.
穆斯林的弯月崇拜与文化折射[J]
.中国宗教,2006(9):30-31.
6
何艺梅.
往回走·向前走——从李贽的“童心说”与尼采的“超人说”浅释两种不同的文化抉择[J]
.电影评介,2010(10):106-106.
7
马月兰.
《圣经》创世神话的文化折射[J]
.世界宗教文化,2009(1):42-45.
被引量:4
8
郭建宁.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J]
.学习与探索,2008(5):5-9.
被引量:1
9
吴波.
梵二文献的教会本地化精神[J]
.中国天主教,2012(2):15-16.
10
孙春晨.
从人生矛盾探索人生智慧——评《解读人生》[J]
.道德与文明,2001(1):58-59.
理论月刊
2005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