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劳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共1页
China Labor
同被引文献19
-
1邱永明.科学人才观内涵[J].人才开发,2007(9):9-11. 被引量:5
-
2范文衷.宁波市高级技术学校“双高型”技能人才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1,22(36):38-41. 被引量:4
-
3管平,胡家秀.国家职业标准与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2):48-50. 被引量:35
-
4洪伟峻.试论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原因及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2):50-52. 被引量:23
-
5陈宇.中国高技能人才开发[J].中国培训,2005(3):4-6. 被引量:23
-
6丁大建.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与价值评价错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4(5):57-58. 被引量:46
-
7翟向阳.论高职教育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J].职教论坛,2005,21(06S):17-20. 被引量:79
-
8刘春生,马振华.高技能人才界说[J].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1(3):16-18. 被引量:49
-
9郎群秀.高技能人才内涵解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2):18-20. 被引量:78
-
10郎群秀.关于高技能人才特征之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35):44-44.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78
-
1苏列英,刘宝康.技术工人短缺与技能人才激励关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01X):335-335. 被引量:4
-
2欧阳育良,高志敏,王良健.高技能型人才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34):16-19. 被引量:15
-
3张子林.吉林省高技能人才发展战略探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26(12):34-36. 被引量:2
-
4李前兵.制造企业技能人才开发的实证研究--对淮安市中小制造企业的调查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8,30(2):84-87. 被引量:1
-
5高岩.高技能人才的界定与特征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8(15):152-153. 被引量:12
-
6涂云海.高技能人才素质模型构建探索[J].现代商业,2009(8):185-185. 被引量:5
-
7梁快.论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J].成人教育,2009,29(6):45-46. 被引量:13
-
8姜桦,孙莉娟.职业教育中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9(16):26-27. 被引量:2
-
9周国炳,丁明军.企业适用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9):166-168. 被引量:5
-
10张爱芹,徐国庆.加速新型工业化建设与高技能人才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09,25(17):18-22. 被引量:6
-
1让每一个数字发出光芒[J].交通财会,1995(6):53-53.
-
2葳蔓.求职,到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关于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去向的话题[J].职业技术,2005(3):4-9.
-
3读来读往[J].上海教育,2010(2):3-3.
-
4戴国忠.略论“银领”的内涵与特征[J].网络科技时代,2008(2):27-28.
-
5刘汉英.端正现代人才就业市场中的用工者心态[J].集团经济研究,2007(09S):338-338.
-
6曹永刚.市场+政策:国企发展的新旧路径——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周济谱访谈录[J].人力资源,2009(17):6-9.
-
7权威声音[J].新疆农垦科技,2016,39(8).
-
8徐宝林.中国“银领”谁来培养[J].环球工商,2004(6):74-75.
-
9袁岳.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的蓝白领?[J].商务周刊,2003,0(8):54-54.
-
10朱志敏,黄欢.“应用型白领”是怎样炼成的[J].中国人才,2004(9):86-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