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前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原因及其预防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通过国内外关于家庭暴力概念的不同界定,概括了家庭暴力所具有的共同范畴,从历史、经济、法治等方面揭示了目前我国家庭暴力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和治理家庭暴力的对策。
作者
靳国胜
高飞
机构地区
青海师范大学法商学院
榆林学院社科系
出处
《榆林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25-28,共4页
Journal of Yulin University
关键词
家庭暴力
预防
治理
分类号
C913.1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7
1
聂启元.
当今社会家庭暴力的现状及对策[J]
.滁州学院学报,2002,4(2):33-35.
被引量:5
2
雪儿·海蒂;李金梅.海蒂性学报告-情爱篇,2002.
3
史莉莉.
关于妇女─家庭暴力的立法现状与不足[J]
.人大研究,2003(7):25-27.
被引量:9
4
波纳斯.法理学问题,1994.
5
张雪.关于适应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2002.
6
吴美娜.
我国现阶段家庭暴力问题的法律责任及防止对策[J]
.零陵学院学报,2003,24(4):119-122.
被引量:8
7
曹诗权.
中英维护妇女权益、防止家庭暴力研讨会综述[J]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0,17(3):116-124.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李艳梅.
婚内强奸立法探析[J]
.当代法学,2002,16(9):91-93.
被引量:6
2
陈彩云.
从“平等”、“社会性别”到“公民资格”——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转向[J]
.妇女研究论丛,2002(4):53-59.
被引量:23
3
靳国胜,高飞.
当前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原因及其预防[J]
.榆林学院学报,2005,15(2):25-28.
被引量:6
4
姚雅丹.
论对我国家庭暴力现象的现状与对策[J]
.甘肃农业,2006(6):249-249.
被引量:1
5
[1]张翠玲.法律向家庭暴力开刀[N].北京青年报,2000-10-31.
6
赵晓红.
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思考——论法律资源的整合与新法律体系的建构[J]
.北方论丛,2007(6):149-151.
被引量:5
7
莫瑞丽,袁泽民.
从和谐的视野看亲密关系的冲突——家庭暴力与女性犯罪[J]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7(4):44-46.
被引量:4
8
莫瑞丽,袁泽民.
从和谐的视野看亲密关系的冲突——家庭暴力与女性犯罪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2):153-157.
被引量:3
9
陈高凌,李秀华,高建秀,刘婷婷.
中国内地与香港针对妇女和儿童性暴力的理论及实务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2008(4):76-82.
被引量:5
10
滕蔓.
家庭暴力的内涵及其法律特征[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13(1):46-48.
被引量:22
共引文献
35
1
胡月香.
家庭“冷暴力”的原因与干预治理策略[J]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56-59.
被引量:5
2
张传伟.
家庭暴力现象的法律规制[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2):101-104.
被引量:1
3
刘一.
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思考[J]
.社科纵横,2006,21(3):72-73.
被引量:2
4
欧阳艳文.
家庭暴力与青少年犯罪的因果关系研究[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14(4):18-22.
被引量:4
5
欧阳艳文.
家庭暴力与青少年犯罪研究——以犯罪心理学为视角[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18(1):94-97.
被引量:5
6
金眉.
论反家庭暴力的立法缺失[J]
.法学家,2006(2):132-137.
被引量:15
7
曹勇,赵冬艳.
对我国城市女性遭遇家庭暴力问题的再思考[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99-102.
被引量:1
8
欧阳艳文.
家庭暴力与青少年犯罪的因果关系研究——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分析[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20(2):21-25.
被引量:2
9
刘晓梅.
英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实践及其启示[J]
.法学杂志,2006,27(3):127-129.
被引量:22
10
姚雅丹.
论对我国家庭暴力现象的现状与对策[J]
.甘肃农业,2006(6):249-24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3
1
蔡桂英.
刍议反家庭暴力的社会支持[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13-27.
被引量:2
2
张李玺.
夫妻冲突:家庭性别分工模式重构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J]
.妇女研究论丛,1998(3):4-8.
被引量:12
3
林少菊.
浅析女性犯罪人由被害到犯罪的“恶逆变”[J]
.公安大学学报,2002,18(1):39-43.
被引量:16
4
周娟.
家庭暴力与女性犯罪[J]
.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3):10-12.
被引量:1
5
李艳梅.
婚内强奸立法探析[J]
.当代法学,2002,16(9):91-93.
被引量:6
6
陈彩云.
从“平等”、“社会性别”到“公民资格”——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转向[J]
.妇女研究论丛,2002(4):53-59.
被引量:23
7
吴久玲,郭素芳,严仁英,渠川琰.
北方城市人工流产妇女家庭暴力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12):1493-1494.
被引量:3
8
康树华.
中外女性犯罪的现状与特点研究[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5,25(3):85-92.
被引量:14
9
范德章.
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现状、成因和对策[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22(4):62-64.
被引量:8
10
陈阳忠.
家庭暴力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5):117-119.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6
1
胡月香.
家庭“冷暴力”的原因与干预治理策略[J]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56-59.
被引量:5
2
莫瑞丽,袁泽民.
从和谐的视野看亲密关系的冲突——家庭暴力与女性犯罪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2):153-157.
被引量:3
3
李丹丹,安琳,高燕秋.
宁夏农村地区家庭暴力发生情况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5):2874-2875.
被引量:4
4
康爱荣,刘雷.
“反家暴法”出台视域下女性遭受家暴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9(2):94-96.
被引量:1
5
陈金娥.
家庭暴力导致的问题及措施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0(15):52-53.
被引量:2
6
史莉莉.
关于妇女─家庭暴力的立法现状与不足[J]
.人大研究,2003(7):25-27.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刘佳欣.
《反家暴法》初探[J]
.楚天法治,2018(21):96-96.
2
刘一.
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思考[J]
.社科纵横,2006,21(3):72-73.
被引量:2
3
王琰,王晓英.
软暴力分析[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2,33(3):165-168.
被引量:4
4
靳国胜,高飞.
当前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原因及其预防[J]
.榆林学院学报,2005,15(2):25-28.
被引量:6
5
姚雅丹.
论对我国家庭暴力现象的现状与对策[J]
.甘肃农业,2006(6):249-249.
被引量:1
6
赵晓红.
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思考——论法律资源的整合与新法律体系的建构[J]
.北方论丛,2007(6):149-151.
被引量:5
7
莫瑞丽,袁泽民.
从和谐的视野看亲密关系的冲突——家庭暴力与女性犯罪[J]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7(4):44-46.
被引量:4
8
赵献华,王陈立.
对家庭暴力的法律思索[J]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7(12):45-47.
9
莫瑞丽,袁泽民.
从和谐的视野看亲密关系的冲突——家庭暴力与女性犯罪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2):153-157.
被引量:3
10
宋世强.
论家庭暴力的遏制和预防[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8,29(2):96-97.
1
吴亚洪,黄明火.
关于家庭暴力问题的研究[J]
.华章(初中读写),2007(12):274-275.
2
沈美娟.
试论家庭暴力若干问题[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86-87.
被引量:1
3
金一虹.
透视中国人的“家庭暴力”现象[J]
.民间文化,2000(3):20-23.
4
荣维毅.
家庭暴力解析[J]
.新安全,2004(3):40-42.
5
李还杰.
农村社会习俗对家庭暴力的影响[J]
.中外企业家,2016(2X).
6
李叔林.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数字腐败[J]
.新疆农垦经济,2001(3):72-73.
7
谭卫华.
对家庭暴力的社会学思考[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z1):125-127.
8
苗伟明.
自我控制与犯罪预防——对完善和强化我国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的几点思考[J]
.当代青年研究,1991(3):26-32.
9
李文汇,李文静,李康熙.
山东省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
.青少年研究,2005,5(2):22-24.
被引量:2
10
徐芳,王保庆.
试论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乞丐问题的对策[J]
.天中学刊,2006,21(6):45-51.
被引量:5
榆林学院学报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