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汤剂药液中沉淀物的形成原因初探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汤剂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早、最为广泛的剂型之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的发挥和患者的生命健康.但是,汤剂在煎煮及服用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些絮状物及沉淀,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为了减少汤剂中沉淀物的形成,降低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笔者试对其形成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
作者
王社利
安秀群
机构地区
宝鸡市中医药学校
宝鸡铁路医院
出处
《中国药师》
CAS
2005年第9期800-801,共2页
China Pharmacist
关键词
汤剂
沉淀物
原因
分类号
R944.61 [医药卫生—药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4
1
北京医学院 北京中医学院.中草药成分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2
丁林生,徐瑞华,吴振洁,唐元军.
白头翁汤中小檗碱含量降低原因初探[J]
.中成药,1993,15(1):18-19.
被引量:23
3
范碧亭.中药药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4-74.
4
朱华旭,丁林生.
白头翁汤沉淀化学成分研究[J]
.中成药,2002,24(4):293-296.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6
1
沈其佛.核磁共振碳谱[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256.
2
郭希圣 章育中.中药秦皮的化学成分[J].药学学报,1983,18(6):434-439.
3
朱华旭,丁林生.
白头翁汤汤剂化学成分的分离研究[J]
.中成药,1999,21(6):313-317.
被引量:32
4
丁林生,徐瑞华,吴振洁,唐元军.
白头翁汤中小檗碱含量降低原因初探[J]
.中成药,1993,15(1):18-19.
被引量:23
5
吴振洁,丁林生,赵守训.
中药白头翁的甙类成分[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1,22(5):265-269.
被引量:17
6
丁林生,唐元军,王勇,徐瑞华,吴振洁.
白头翁汤有效成分检查和测定[J]
.中成药,1992,14(9):34-35.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51
1
尹莲,沈丽丽,彭瑞潭.
四妙加味方中生物碱成分配伍变化的初步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13-14.
被引量:5
2
余国瑗.
汤剂的研究与剂型改革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0):628-631.
被引量:5
3
王瑞明,张玲,倪艳,刘霞,李先荣.
HPLC测定苏杏胶囊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J]
.中成药,2005,27(6):651-653.
被引量:13
4
邹艳敏.
三种中药材微粉与普通粉松密度、流动性及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8):761-762.
被引量:5
5
黄燕.
白头翁汤的成分分析和临床应用[J]
.中成药,1995,17(3):35-36.
被引量:5
6
芦柏震,王春雷,侯桂兰,姜建伟.
复方中药煎剂的分别提取[J]
.医药导报,2005,24(11):1029-1030.
7
郝保华,邓宏,齐琼.
苦参连翘有效部位制备阴道泡腾栓的工艺及含量测定[J]
.中成药,2005,27(12):1455-1457.
被引量:7
8
李占永,岳雪莲.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近况[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6,2(1):41-44.
被引量:12
9
时维静,崔全民,李立顺.
白头翁汤提取工艺试验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5):1-3.
被引量:9
10
郭琪,杭太俊.
刺五加滴丸中异嗪皮啶含量测定试验研究[J]
.齐鲁药事,2006,25(6):337-339.
同被引文献
19
1
李秀玲,肖红斌,徐青,王龙星,梁鑫淼.
中药川芎和赤芍配伍规律的方法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25(9):1632-1636.
被引量:6
2
张善玉,朴惠善,朴惠顺,宋成岩.
含枸杞子等中药复方口服液pH值稳定性试验[J]
.延边医学院学报,1994,17(3):222-224.
被引量:1
3
周金黄.
从传统中医中药向现代中医中药前进的思路[J]
.中国药学杂志,1994,29(11):641-642.
被引量:5
4
许卉,刘生生,姜永涛,刘珂,王峥涛.
精氨酸甘草次酸的制备及核磁共振谱分析[J]
.分析化学,2006,34(5):687-690.
被引量:10
5
樊艳春,林波.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研究进展[J]
.江西化工,2006,22(3):1-4.
被引量:11
6
程茂高,赵玉丛,王长林.
现代分离技术在中草药有效成分分离中的应用[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7(1):20-22.
被引量:5
7
谢昌曦 常俊标 王绪明.红外光谱(修订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8
野口卫.汉方汤剂中甘草酸成分-甘草甙与小檗碱及其它生物碱的沉淀反应[P].日本1976年度研究报告,152-161.
9
王兰,唐静,赵璇.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的研究方法[J]
.环境工程学报,2011,5(3):481-488.
被引量:26
10
金国泰,李博,代龙.
改善中药口服液澄清度工艺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2):245-247.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3
1
屈景年,罗炳初,匡云飞,曾荣英.
甘草酸氨基酸复盐的制备及性质[J]
.化学世界,2007,48(9):525-527.
被引量:3
2
李桂明,黄陆军,赵增成,黄中利,冯敏燕,傅剑,宋敏训,林树乾.
中兽药口服液产生沉淀原因及应对措施[J]
.家禽科学,2014(10):54-55.
3
于兆海,王丽,董萍,殷瑞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药预防代煎剂稳定性研究[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6(4):533-53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徐丽,曾建国,程辟,肖俐,赵静,刘秀斌.
血根碱-黄芩苷、白屈菜红碱-黄芩苷离子对化合物体外抗菌活性和急性毒性研究[J]
.中南药学,2012,10(1):10-13.
被引量:11
2
杨学东,唐绪岩,桑琳.
高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快速鉴定甘草酸单铵原料中的微量成分[J]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2):3416-3421.
被引量:1
3
顾宏霞,吴虹,方士英,徐茂红.
桂皮酸精氨酸盐的合成及工艺研究[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6,36(3):364-366.
被引量:1
4
盛明浩,裘萍儿.
帕累托图与鱼骨图分析法在提升中药饮片代煎服务质量中的作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4,32(3):45-47.
1
陈庆年.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原因初探[J]
.中国药业,2010,19(14):87-88.
被引量:20
2
魏时懿,刘庚,何维,钟莉莉.
常用抗精神病药所致心电图改变性别差异原因初探[J]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2004,5(15):14-15.
3
胡应权.
混用酚磺乙胺与其他药物引起变色原因初探[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0):100-101.
被引量:2
4
潘立新,高伟,陈宝福.
影响冻干法氨苄西林钠含量低的原因初探[J]
.黑龙江医药,2002,15(5):372-374.
5
王晓娟.
我院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制备中的颜色控制措施[J]
.安徽医药,2001,5(4):313-313.
6
王春霞.
抗血栓药物研究进展[J]
.工企医刊,2012,25(5):86-88.
被引量:2
7
蔡海霞,祝光礼(指导).
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实验研究进展[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7(5):328-330.
被引量:3
8
朱明辉.
对医院近效期药品的管理探讨[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2):389-390.
被引量:1
9
林有东.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HBeAg血清转换原因初探[J]
.海峡药学,2015,27(12):88-90.
10
卢一郡,黄从新.
自主循环恢复后复苏失败原因初探[J]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2007,16(1):30-32.
被引量:1
中国药师
200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