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为认识的主体性正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认识的主体性是为了更好地说明认识的客观性。实践的观点与认识的主体性视角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认识论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从认识的主体性出发谈论认识,必然是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从而将认识的主体性和客观性在认识过程中有机地统一起来。
作者
袁明霞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第9期41-43,共3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意向性理论的当代发展"(04BZX042)成果之一
关键词
认识的主体性
认识的客观性
实践
分类号
B02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M].人民出版社,1972.18,18.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J. Fodor. A. Obervation Reconsidered[J ]. Philosophy of Science, 1984, (4).
5
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共引文献
76
1
王萃,张帆.
论20世纪西方的文化批判理论[J]
.长治学院学报,2007,24(6):7-9.
2
林存华.
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从“隔离”到“融通”[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10):1-5.
被引量:27
3
陈瑞宝.
论生活世界与教育本体回归[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2(5):63-67.
被引量:1
4
胡存之,郑广永.
人学研究的反思[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5):54-57.
5
王攀峰.
试论走向生活世界的教学[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77-81.
被引量:20
6
张学广.
可持续发展与法理性化的新境界[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3):63-66.
7
徐积平.
唯科学与唯行动——从一个角度看实用主义对科学主义的入侵[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1):18-21.
8
袁宗金.
是谁蒙住了儿童的眼睛——儿童生活世界的“蒙蔽”与“敞亮”[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2):21-24.
被引量:7
9
燕宏远,张东辉.
胡塞尔的超越论现象学与西方传统主体性哲学[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4(2):5-9.
10
旷为荣.
当前中国政治稳定的基本条件[J]
.广西社会科学,2005(5):17-19.
被引量:5
1
朱昌彻,刘福民.
关于真理的两个问题[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18(2):55-57.
2
萨日娜,刘守亮.
论认识的客观性[J]
.山东社会科学,2010(12):125-127.
3
吴小华.
如何理解实事求是中的主体因素[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3):1-3.
4
柳祥美.
论人文科学认识的客观性[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58(1):5-9.
被引量:2
5
张浩.
论主体性与客观性问题[J]
.唯实,1999,0(2):3-7.
6
鞠德峰.
谬误不具有客观性[J]
.山东社会科学,1996(6):40-43.
7
肖然.
论科学认识的客观性原则[J]
.哲学研究,1987(6):3-11.
8
李校利.
关于客观性含义的探讨[J]
.哲学动态,1995(9):12-14.
被引量:2
9
程强.
中西哲学对客观性问题的不同解读及其启示[J]
.唐山学院学报,2013,26(4):14-18.
被引量:1
10
黄海澄.
关于价值问题的几点商榷[J]
.哲学研究,1984(12):15-21.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