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在西方的死亡
被引量:15
The Death of Cultural Theory in the West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5-48,共4页
Academic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139
-
1盛宁.对“理论热”消退后美国文学研究的思考[J].文艺研究,2002(6):5-14. 被引量:32
-
2J·希利斯·米勒,王逢振.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J].文学评论,1997(4):72-78. 被引量:68
-
3王宁.“非边缘化”和“重建中心”──后现代主义之后的西方理论与思潮[J].国外文学,1995(3):13-24. 被引量:8
-
4宋一苇.“后”时代的文学理论何以可能[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4(3):21-23. 被引量:3
-
5王晓群.理论的现状与未来[J].外国文学,2004(6):29-33. 被引量:4
-
6陈晓明,孟繁华,南帆,贺绍俊.“文学理论建设与批评实践”笔谈[J].中国社会科学,2004(6):134-139. 被引量:24
-
7金元浦.文化研究:学科大联合的事业[J].社会科学战线,2005(1):246-253. 被引量:35
-
8清衣.探索新的理论批评形式——“批评探索:理论的终结?”国际研讨会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2004,26(4):154-158. 被引量:3
-
9程群.宏大叙事的缺失与复归——当代美国史学的曲折反映[J].史学理论研究,2005(1):51-60. 被引量:66
-
10J·希利斯·米勒,国荣.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1):131-139. 被引量:520
引证文献15
-
1覃世艳.激进解释学的神话及其死亡[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27(2):73-76. 被引量:1
-
2尹庆红.“理论之后”的理论——读特里·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2):29-34. 被引量:5
-
3肖建华.文化研究的兴起与文艺学边界的消解——反思当代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诸问题[J].艺术百家,2008,24(6):57-60. 被引量:1
-
4张玉勤.走向“后理论”时代的文学理论[J].广西社会科学,2010(1):91-96. 被引量:4
-
5张伟.“理论之后”的理论建构[J].文艺评论,2011(1):12-17. 被引量:2
-
6段吉方.理论的终结?——“后理论时代”的文学理论形态及其历史走向[J].文学评论,2011(5):166-174. 被引量:13
-
7冯佳敏.文学视野中的理论与后理论——兼谈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2):91-96.
-
8刘平平.理论之后的中国文论建设研究综述[J].北方文学(下),2015,0(1):123-123.
-
9王伟.分歧的取向——“后理论”景观扫描[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1):79-84.
-
10陈后亮.“将理论继续下去”——近二十年来国内“后理论”研究综述[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9-9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38
-
1党圣元.新世纪文论转型及其问题域[J].北方论丛,2009(3):28-35. 被引量:8
-
2汤拥华.理论如何反思?——由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引出的思考[J].文艺理论研究,2009(6):133-137. 被引量:10
-
3吴子林,周娆.张力:在文学与文化之间——2011年文艺学前沿研究报告[J].阅江学刊,2012,4(2):97-105.
-
4蒋继华.后理论时代的理论批判——基于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引发的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3):15-19.
-
5汤黎,李跃平.文学理论是终结还是滞后——对于“理论之后”的思考[J].天府新论,2014(1):156-160. 被引量:1
-
6江守义.文学事件不能只归于策略——对伊格尔顿《文学事件》的思考[J].文艺研究,2019(1):147-156. 被引量:2
-
7赖大仁.“后理论”转向与当代文学理论研究[J].学术月刊,2015,47(2):100-106. 被引量:6
-
8刘平平.理论之后的中国文论建设研究综述[J].北方文学(下),2015,0(1):123-123.
-
9汤黎,李跃平.“反对理论”和“对理论的抵制”——文学理论范式迁移之阵痛[J].社会科学家,2015,30(8):137-141. 被引量:1
-
10王伟.分歧的取向——“后理论”景观扫描[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1):79-84.
-
1岳步永.生态伦理的哲学观念革命[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31):277-278.
-
2周存健.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及对现代生活的反思[J].商业文化,2016,0(18):9-9.
-
3邹晓东.殷周之变中的宗教观念革命:天人关系之争[J].原道,2008(1):209-223.
-
4张艳玲.解读福柯:从“知识考古学”到“系谱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6):27-31. 被引量:14
-
5中国崛起的文化内涵[J].大庆社会科学,2009(6):152-152.
-
6侯丽维.批判的继承与创新的发展——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J].传承,2015(11):87-89.
-
7汤姆.洛克莫尔,员俊雅.社会批判理论之后[J].哲学动态,2012(9):41-48.
-
8赵敦华.马克思的批判哲学和启蒙时代精神的精华[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4):5-14. 被引量:6
-
9曾海军.为学三情:《论语》中“学”的情感体验探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25-31. 被引量:1
-
10方朝晖.中国文化终将回归尊德重礼的大传统——对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反思[J].党政干部参考,2015,0(14):4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