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中部崛起的系统联动战略
被引量:
4
Systematic Strategy to the Rise of Middle Area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部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生态环境优势、经济低成本优势、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为什么在新一轮的全国生产力大发展中,经济差距却拉大了?其症结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因而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必须是系统的,必须从国家宏观层面、区域中观层面和市场微观主体层面实施系统战略联动,才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从而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作者
廖才茂
机构地区
江西财经大学当代财经杂志社
出处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1-87,共7页
Contemporary Finance and Economics
关键词
数字差距
症结与成因
宏观战略
中观战略
微观战略
系统联动
中部崛起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2
参考文献
5
1
廖才茂.
江西的选择:工业化的绿色道路[J]
.求实,2002(8):37-40.
被引量:2
2
王小广.我国应实施中部振兴战略[J].新华文摘,2004,(7):41-41.
3
彭道宾.中部六省产业发展状况比较研究[EB/OL].www.jiangxi.gov.cn,2005-03-23.
4
廖才茂.
论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J]
.当代财经,2004(9):10-14.
被引量:53
5
彭道宾.中部各省产业发展状况比较研究[EB/OL].www.jiangxi.gov.cn,2005-03-23.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M].北京:三联书店,1983..
2
D·H·梅多斯.增长的极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3..
3
D·H·梅多斯.超越极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4
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5
约翰·奈斯比特.高科技、高思维[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6
阿尔温·托夫勤.第三次浪潮[M].北京:三联书店,1983..
7
孟宪忠.论生态市场经济[N].光明日报,2001-08-21.
8
陈鸿清等,发展新思路[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
9
廖才茂.
21世纪生产力演进大趋势[J]
.当代财经,1999(12):9-14.
被引量:4
10
廖才茂.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知识生产力战略[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0,2(6):12-1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3
1
李晓梅,陈超.
生态文明视角下贵州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研究[J]
.知行铜仁,2019,0(5):37-42.
2
王永义,刘志霄.
生态思想的泛化与生态文明[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26(3):25-29.
被引量:2
3
李校利,王永刚.
浅议中国特色下的生态文明建设[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09(3):104-106.
被引量:2
4
张垒.
初谈信息生态文明构建[J]
.图书情报研究,2008,1(0):13-14.
被引量:1
5
李晶,李丽娜.
浅论生态文明建设[J]
.消费导刊,2008,0(6):197-197.
被引量:1
6
周亚非.
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J]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7(1):3-8.
7
李晓菊.
文明范式的当代转换与价值观的变革[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2):64-67.
8
董岚,梁铁中.
生态产业系统的支撑体系研究[J]
.东南学术,2008(1):127-132.
被引量:3
9
李校利.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生态文明研究[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1):56-60.
被引量:2
10
王孔雀.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基本问题探讨[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10(3):55-58.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9
1
郭生练,胡树华.
推进中部联动发展 促进中部尽快崛起[J]
.政策,2004(8):22-24.
被引量:5
2
王傲兰.
中部崛起:关键在于调整发展思路[J]
.宏观经济研究,2004(8):47-50.
被引量:10
3
计承江.
央行在中部崛起中肩负重任[J]
.中国金融,2005(5):13-15.
被引量:1
4
杨敏.
区域差距与区域协调发展[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19(2):26-32.
被引量:25
5
俞正声.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J]
.求是,2005(7):3-6.
被引量:5
6
胡树华.
中部崛起的战略与政策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5(5):101-105.
被引量:24
7
方亚飞.
中部崛起的径路取向[J]
.统计与决策,2005,21(06S):1-1.
被引量:3
8
赵保佑.
促进中部崛起高层论坛综述[J]
.经济学动态,2005(6):112-115.
被引量:2
9
争先.
中部崛起的关键: 构建城市群[J]
.中华建设,2005(4):24-28.
被引量:1
10
彭道宾,彭地.
中部产业结构演变状况及崛起之策[J]
.经济研究参考,2005(69):36-48.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4
1
程宇航.
做强做大江西支柱产业的思考[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5):5-9.
被引量:2
2
王锋.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城乡联动发展机制[J]
.农村经济,2008(5):45-47.
被引量:7
3
刘洋,罗建敏,王健康.
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
.经济地理,2009,29(5):731-734.
被引量:21
4
姚义勇,廖骄阳.
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的若干思考[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5(4):97-10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2
1
唐天伟,徐薇.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部地区产业振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中国商界,2010(7):173-173.
2
秦著红,晏磊,余玉荣.
江西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3(2):28-31.
被引量:2
3
易双云,周曙光.
论江西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业[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2):101-102.
4
王瑜瑜.
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几点思考[J]
.广西农学报,2008,23(6):97-98.
被引量:1
5
卢一宣,张红伟.
构建和谐消费实现模式——多方协调互动式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2009(6):47-49.
6
凌申.
江苏沿海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J]
.特区经济,2009(11):36-38.
被引量:5
7
原慧慧.
陕甘宁革命老区创新发展模式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189-3192.
被引量:7
8
贺清云,蒋菁,何海兵.
中国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J]
.经济地理,2010,30(6):960-964.
被引量:91
9
昝国江,安树伟.
“十二五”时期中部崛起政策调整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2011(5):35-39.
被引量:2
10
詹新宇.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博弈分析与政策协同研究——以广西为例[J]
.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2(3):4-5.
1
江世银.
加快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J]
.理论视野,2005(6):12-14.
被引量:1
2
吕学芳.
武陵山民族地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5):70-74.
被引量:6
3
本刊编辑部.
宁波经济社会发展跃上重要台阶[J]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5(2):13-13.
4
赵欣浩.
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J]
.杭州(生活品质),2006,0(6):45-45.
5
全国技术改造工作暨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座谈会召开[J]
.数码世界,2011(12):16-16.
6
程宇航.
做强做大江西支柱产业的思考[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5):5-9.
被引量:2
7
闫宪春.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与突破——谈中观战略与统筹规划[J]
.中国工程咨询,2013(9):22-24.
8
高清.
放大发展优势[J]
.群众,2004,0(9):38-39.
9
高明浩.
日照海洋文化产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
.全国商情,2015(44):52-53.
10
欧阳旭初.
制定通山县发展战略的一些想法[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87(6):57-58.
当代财经
200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