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众化高等教育形势下学风建设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3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实施大众化高等教育过程中,需要树立以适应性为核心的质量观,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学风问题,切实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探寻适合学校、学生特点的学风建设新途径。
作者
王刚
徐立青
机构地区
浙江万里学院
浙江万里学院教务处
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9-70,共2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大众化
教育思想
学风建设
因材施教
学风问题
建设问题
教育形势
人才培养模式
因材施教原则
教育过程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66
同被引文献
112
引证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162
参考文献
5
1
郑家茂,潘晓卉.
关于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24(4):39-43.
被引量:210
2
李伯黍 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
潘懋元.
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2003,24(6):1-5.
被引量:289
5
杨志坚.
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之一)——导论[J]
.辽宁教育研究,2004(5):10-15.
被引量:48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龚放.
试论大学素质教育[J]
.教育研究,1997,18(11):15-21.
被引量:103
2
杨志坚.
论高等教育中的适应性通才教育问题[J]
.中国高教研究,1994(2):52-55.
被引量:5
3
El本文部省.统计要览(2000)[R].,..
4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8-2002)[R].,..
5
曾昭伦.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问题.人民教育,1952,(9):6-9.
6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7
[2]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8
[6]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学工作会议论文集.教学质量--高等学校的生命线[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9
马叙伦.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的开幕词[A].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Z].海南出版社,1998.25-26.
10
瞿葆奎.中国教育改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84.
共引文献
866
1
刘金玉.
高等教育二元结构与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征[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7(15):69-75.
被引量:7
2
王琪,车如山.
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宏观结构特征扫描[J]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0(1):61-73.
被引量:2
3
蔡齐荣,江婉欣.
完全学分制背景下民办高校的学风建设[J]
.理论观察,2021(11):152-155.
4
林巧丽.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问题、成因和对策探析[J]
.教育观察,2020(18):13-15.
被引量:1
5
高向东.
产业转型与大学生就业:理论、实证与出路——评《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改革》[J]
.科技经济导刊,2020(2):126-126.
6
许刚.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风建设研究——以合肥学院为例[J]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20,0(1):121-124.
被引量:1
7
姚绍宽,王椰,张德英.
警察院校非公安专业学生学风建设[J]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2020,32(5):9-13.
被引量:1
8
朴锦兰.
基于辅导员视角浅谈高校学风建设[J]
.商情,2019,0(30):167-167.
9
曹威麟,朱宁.
“爱心工程”与“争夺工程”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与现代化,2007(4):54-60.
被引量:2
10
李满林,刘晓红.
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矛盾及对策[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134-13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12
1
葛建伟,曾珠,寒露.
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努力拓展学生素质[J]
.嘉兴学院学报,2006,18(z1):5-7.
被引量:7
2
徐婷.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方法体系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2009(S2):26-28.
被引量:20
3
周济.
大力加强教学工作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中国高教研究,2005(1):1-6.
被引量:233
4
韩玉芬,费斯威.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问题探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5(3):56-57.
被引量:50
5
胡旭晖.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2005(3):60-61.
被引量:73
6
曹威麟.
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互动机制探析——由“进校一年可重选专业”引发的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2(2):48-50.
被引量:4
7
傅进军.
关于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
.思想教育研究,2005(4):33-34.
被引量:41
8
程样国,舒涛,韩艺.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6(3):163-168.
被引量:78
9
鲍洁.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教师教育提出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
.中国高教研究,2005(6):53-54.
被引量:23
10
朱德明,龙婷,朱晟轩.
关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5(18):7-9.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30
1
刘洋,黄维.
大众化高等教育形势下三本院校学生的学风建设探析[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23(2):4-7.
被引量:6
2
陈振浙.
高校社团在营造良好学风中的作用探析[J]
.金融教育研究,2008,22(S1):167-168.
3
施鹏.
地方理工类院校人文社科学生学风调查与分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10):135-137.
被引量:1
4
徐敏.
关于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6,10(3):60-62.
被引量:3
5
曹威麟,董玉芳,田飞.
论心理契约中不可或缺的暗示沟通[J]
.江淮论坛,2007(2):21-25.
被引量:14
6
施鹏.
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时代困境及超越[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9(3):4-7.
被引量:1
7
曹威麟,杨光旭,夏红卫.
“学困生”学业预警爱心援助工作机制探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5(5):93-96.
被引量:36
8
陈玉君,孔元发.
对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3):41-43.
被引量:7
9
曹威麟,赵利娜.
高校师生心理契约中教师期望效应的实证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12):95-98.
被引量:17
10
曹威麟,赵利娜,郭江平.
高校师生相互期望与心理契约的演进与调控[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5(6):109-112.
被引量:26
二级引证文献
162
1
许玉芬.
学风建设:存无形、观有形[J]
.文教资料,2008(23):171-172.
被引量:1
2
丁越勉.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和谐心理契约的构建[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2).
被引量:6
3
许玉芬.
试论新时期的大学学风建设[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0):33-34.
被引量:2
4
蓝星华.
有关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4).
被引量:2
5
陈燕,王晓旭,高琼.
以实践教育促进学风建设的思考[J]
.中国林业教育,2011,29(S1):70-72.
被引量:1
6
陈润华.
高校师生之间心理契约达成路径的探析[J]
.消费导刊,2009,0(23):177-178.
7
曹威麟,陈文江.
心理契约研究述评[J]
.管理学报,2007,4(5):682-687.
被引量:59
8
曹威麟,董玉芳,朱仁发.
心理契约履行、违背与破裂及其管理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07(10):94-96.
被引量:13
9
曹威麟,段晓群,王晓棠.
高校师生双向视角心理契约相互责任的实证研究[J]
.高教探索,2007(6):105-109.
被引量:28
10
曹威麟,赵利娜.
高校师生心理契约中教师期望效应的实证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12):95-98.
被引量:17
1
王敏.
新时期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浅析[J]
.高教学刊,2016,2(23):146-147.
被引量:3
2
修景师.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未来发展方向探讨[J]
.职教论坛,2005,21(01S):28-29.
被引量:3
3
江龙华.
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大学生信念教育[J]
.凯里学院学报,2007,25(2):47-48.
4
赵昕宇.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环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浅析[J]
.决策探索,2011(22):58-58.
被引量:1
5
伍培.
关于生本位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4):43-45.
被引量:2
6
韩桂华,王钰.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6):185-186.
被引量:23
7
余武明.
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9(8):192-193.
被引量:4
8
丁广大,刘新玉.
当今高校师生关系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3(1):85-87.
被引量:3
9
陈秉匀.
积极探索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新途径[J]
.河北教育,2003(12):4-6.
10
朱新华,张山,南守宇.
以班集体为载体 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新途径[J]
.思想教育研究,2009(11):21-23.
被引量:3
中国高教研究
2005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