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的些许质疑
被引量:
10
A Few Questions about the Dole's Post-Modernist Curricula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引发了关于课程问题的世界性讨论,引起了当代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开发实践的巨大变化,并给我国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正在发展中的具有强烈批判性和反传统色彩的理论框架,它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后现代课程观涉及的内容极广,本文仅从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对其予以评析,提出若干疑问,并阐明自己的看法。
作者
于慧慧
刘要悟
机构地区
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出处
《教育科学论坛》
2005年第10期14-17,共4页
Education Science Forum
关键词
多尔
后现代课程观
课程理论
教育目标
课程内容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7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2
1
潘洪建.
当代知识观及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
.课程.教材.教法,2003,23(8):9-15.
被引量:46
2
李子建,尹弘飚.
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实施[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1(1):21-23.
被引量:64
二级参考文献
55
1
张华.
论课程实施的涵义与基本取向[J]
.全球教育展望,1999,29(2):28-33.
被引量:73
2
约翰·齐曼.元科学导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35.
3
怀特海 何钦译.科学与近代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4
萨皮尔.关于语言、文化和个性的论文选[A].霍克斯.结构注意与符号学[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3.
5
李政道.百家讲坛[Z].中央电视台10频道,2001-07-14..
6
布劳迪.知识的类型与教育目的[A].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智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7—8、8.
7
布劳迪.什么知识最有价值[A].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智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05.
8
索尔蒂斯.教育与知识的概念[A].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智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63.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76.
10
普朗克.世界物理图景的一致[J].参见国外社会科学,1984,(6):24-24.
共引文献
107
1
褚小婧.
基于数字素养的高中数学教科书评价[J]
.中学数学杂志,2023(3):9-12.
2
姜纪垒,孙亚玲.
从解构到建构:我国课堂研究的范式变革[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86-91.
被引量:4
3
岳红利,赵静,程岭.
论知识结构化的生成理路[J]
.课程教学研究,2023(11):4-11.
4
于世华.
新课程背景下知识教学理论的实践困境[J]
.教育探索,2008(4):14-15.
被引量:3
5
王明芳.
浅谈数学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
.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8,15(2):26-27.
6
赵小段.
后现代教育思潮的超越与挑战——我国学者关于后现代教育研究综述[J]
.当代教育科学,2004(11):13-16.
被引量:14
7
于世华.
浅析教师呈现教材的三种方式[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4(8):72-73.
被引量:5
8
白宗新.
个人知识与社会知识及其教育意义[J]
.全球教育展望,2004,33(11):18-23.
被引量:5
9
尹弘飚,李子建.
再论课程实施取向[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67-73.
被引量:28
10
彭寿清.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评价[J]
.教育研究,2005,26(4):68-71.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61
1
王凯.
论教学交往中的资源生成[J]
.现代教育论丛,2005(3):9-12.
被引量:2
2
侯怀银.
杜威的课程观述评[J]
.课程.教材.教法,1999,19(10):52-56.
被引量:36
3
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
.教育研究,1997,18(9):3-8.
被引量:2832
4
罗秋明.
3S与4R: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5):117-119.
被引量:7
5
郭睿.
也谈师生关系的平等性[J]
.上海教育科研,2005(7):10-10.
被引量:4
6
顾红亮.
对德性之知的再阐释——论杜维明的体知概念[J]
.孔子研究,2005(5):105-111.
被引量:13
7
罗祖兵.
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J]
.课程.教材.教法,2006,26(10):28-33.
被引量:222
8
陈晓云.
后现代课程观与我国课程实践[J]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1):103-105.
被引量:3
9
张秀,朱德全.
从现代到后现代:课程观的演变——解读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5):9-11.
被引量:23
10
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引证文献
10
1
张秀,朱德全.
从现代到后现代:课程观的演变——解读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5):9-11.
被引量:23
2
周丹.
论后现代课程观及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7(8):110-111.
被引量:2
3
温群雄.
多尔与杜威的课程观比较[J]
.沧桑,2009(4):186-188.
被引量:1
4
李臣之,张家军.
理解本位课程思潮:特征与启示[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7(5):152-157.
5
向峰.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下阅读教学的误区及对策[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1(1):29-29.
6
朱雪梅.
以后现代主义视角观现代课程[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10):9-11.
7
滕春燕.
幼儿园教学资源动态生成研究——基于建设性后现代课程观的视角[J]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2(1):28-31.
8
戴剑,张振华.
后现代教育思想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29(4):58-61.
被引量:4
9
李兴昌,田仕芹.
高等数学课程研究回顾与展望[J]
.亚太教育,2018,0(7):57-60.
10
杨心怡,杨雄.
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实践中的身体逻辑:后现代主义的视角[J]
.学前教育研究,2023(8):76-8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陈彩华.
多尔课程理论对高职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08,29(2):19-20.
2
邱秀华.
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应重视课程观与质量观[J]
.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6):29-30.
被引量:2
3
黄静.
冶金工艺技术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J]
.职业技术教育,2008,29(35):26-27.
被引量:5
4
白臻贤.
外语课程文化自觉价值取向的后现代视角[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3):37-39.
被引量:13
5
余燕黎.
浅谈多尔后现代课程观及其启示[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6(4):192-193.
被引量:1
6
许艳.
幼儿科学课程的后现代视域审视[J]
.红河学院学报,2009,7(2):113-115.
被引量:2
7
张宏伟,沈辉.
体育课程文化自觉价值取向的后现代视角[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4):112-115.
被引量:7
8
王蓁.
后现代知识观视野下的课程实践[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30):37-38.
9
罗梦龙,吴玉华.
后现代课程观下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3):103-104.
被引量:4
10
黄承斌.
中职语文动态生成课堂构建[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0(9):72-73.
1
于慧慧,刘要悟.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质疑[J]
.比较教育研究,2006,27(7):71-74.
被引量:9
2
孙玉婷,林丹.
审慎对待西方国家后现代课程研究的新思潮[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9):118-120.
被引量:1
3
马燕.
独立院校师生关系的独特性[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4):127-127.
4
吴言.
多元整合的当代课程价值取向[J]
.职业技术教育,2004,25(34):1-1.
被引量:8
5
孙传远.
当代美国课程研究之“域”——《当代课程问题》的检视[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8):44-48.
被引量:2
6
刘芳.
简析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南北桥,2017,0(1):57-57.
7
黄清.
试析当代课程理论发展的特点[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6(4):103-107.
8
阮彩霞.
解构与重构:对后现代课程观的多元解读及评析[J]
.现代企业教育,2007(03X):126-127.
被引量:2
9
孙国方.
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浅探[J]
.菏泽学院学报,2003,26(4):99-100.
被引量:4
10
林雪燕.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实践——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课程为例[J]
.科教导刊,2013(23):114-115.
被引量:1
教育科学论坛
2005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