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朱熹之理学诠释学原则探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朱子的理学诠释学实际上是绾经学诠释与理学诠释为一途。经学诠释是基础,理学诠释是核心。本文着眼于探讨朱子理学诠释学原则,它分为两部分:经学诠释原则与理学诠释原则。朱子的诠释原则受到来自经学立场与理学立场两方面的批评。朱子之理学诠释学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作者
谢晓东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哲学系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2-65,共4页
Fujian Tribune
关键词
朱熹
经学
理学
理学诠释学
原则
批评
分类号
B244.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69
同被引文献
7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9
1
Xun-Wu Chen A Hermenetieal Reading of ConfucianismJ.Journal of Chinesephilosophy 27:1 (March2000)Boston: Blackwell Publishers.P105.
2
陆九洲.《陆九渊集·语录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99页、第395页、第400页.
3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67[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4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05[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5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29[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6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9[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7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72[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8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18[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9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1[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0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78[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共引文献
69
1
王启发.
南朝时期学术走向及其意义[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4):130-140.
被引量:1
2
张强.
言意之辨发生的历史及其文学阐释[J]
.文艺研究,2002(5):42-48.
被引量:4
3
张强.
司马迁与《鲁诗》及荀子之关系[J]
.江苏社会科学,2004(6):188-190.
被引量:2
4
高明峰.
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宋学渊源记》述论[J]
.求索,2005(2):174-178.
被引量:6
5
李智君.
公元439年:河陇地域学术发展的转捩点[J]
.中国文化研究,2005(2):60-74.
被引量:1
6
程勇.
“经学”“经术”的分野与汉代经学文论话语的双重性质[J]
.学术月刊,2005,37(7):96-103.
7
龚霁芃.
《论语正义》的学术成就[J]
.宜春学院学报,2005,27(3):66-72.
被引量:1
8
罗军凤.
朱熹说《春秋》[J]
.史学史研究,2005(3):49-53.
被引量:1
9
黄健.
现代意义世界重建的乌托邦——全球化进程中的新儒家发展困境之探讨[J]
.人文杂志,2005(5):39-43.
10
吾淳.
宋代:伦理的普遍性何以可能[J]
.孔子研究,2005(5):31-37.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71
1
彭启福.
朱熹的知识论诠释学和陆九渊的实践论诠释学[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3):278-283.
被引量:11
2
林玮.
朱子学的身体哲学再诠释[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2):30-33.
被引量:2
3
朱汉民.
朱熹《四书》学的人文信仰特征[J]
.求索,2004(10):230-231.
被引量:1
4
朱汉民.
实践-体验:朱熹的《四书》诠释方法[J]
.中国哲学史,2004(4):91-94.
被引量:11
5
徐刚.
试论朱熹生命哲学思想[J]
.哲学研究,2002(10):31-36.
被引量:2
6
姜真硕.
朱熹“与道为体”思想的哲学意义[J]
.孔子研究,2001(3):72-87.
被引量:2
7
杨国荣.
理念与境遇──论朱熹的伦理思想[J]
.孔子研究,2001(3):88-93.
被引量:3
8
罗军凤.
朱熹说《春秋》[J]
.史学史研究,2005(3):49-53.
被引量:1
9
王锟.
“天地以生物为心”——朱熹哲学的“生本论”[J]
.哲学研究,2006(2):52-56.
被引量:6
10
李方泽.
朱熹对《大学》主旨的改造和诠释[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2):12-1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李承贵.
朱子学研究的新境际——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朱子思想研究述评[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9):53-6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黄云姬.
论朱熹的阅读思想[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7):22-24.
2
王志阳.
论朱子理学的内涵与价值、意义[J]
.闽台文化研究,2016(2):51-61.
被引量:1
1
谢晓东.
走向圆融——朱熹的理学诠释学原则探析[J]
.江淮论坛,2005(6):94-97.
被引量:1
2
谢晓东.
经学与理学之间——朱熹之理学诠释学原则初探[J]
.唐都学刊,2002,18(3):12-15.
被引量:1
3
王蕾.
曹端对周子《太极图说》的理学诠释[J]
.齐鲁学刊,2008(1):25-27.
4
王堰永.
原意复归——意义创生:朱熹诠释学追寻的最佳境界[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14-16.
5
尉利工.
朱子训诂与义理并重的经典诠释原则[J]
.哲学动态,2013(3):55-60.
6
蔡方鹿.
注经与哲学——朱熹经学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J]
.哲学研究,2003(3):53-59.
被引量:2
7
梁涛.
朱熹对“慎独”的误读及其在经学诠释中的意义[J]
.哲学研究,2004(3):48-53.
被引量:38
8
孙旭红.
程颐《春秋》学的理学诠释——兼谈宋代《春秋》学的理学化趋势[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2):34-38.
9
郭亚雄.
“义理先行”与“事求有据”:宋学与清代汉学之异——以道统说的成立与解构为中心[J]
.理论界,2015(5):123-128.
10
李丽琴.
宋代经学诠释与朱熹对儒学终极关切的构建[J]
.孔子研究,2012(4):53-59.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