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本体论的建构主义转向及其意义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世纪80年代末期,哲学和社会学中的建构主义被引入西方国际关系学科,从而导致了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本体论从主流理性主义的物质本体论转向建构主义的社会本体论。建构主义的社会本体论将国际关系看作社会实在,强调是人的实践以及实践中产生的观念使权力和利益等物质力量具有意义。这种本体论的转向对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作者
夏建平
机构地区
湖北孝感学院比较政治研究所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5-118,共4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社会本体论
建构主义
转向
分类号
D80 [政治法律—外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8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8
1
Jeffrey T Checkel. The Constructivist Tur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J]. World Politics January1998: 324-348.
2
(美)亚历山大·温特著 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 [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466、6、468、5、24、中文版序言、96-109、402-422.
3
(美)肯尼思·华尔兹著 信强译.国际政治理论 [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90-104、98-99.
4
秦亚青.
西方国际关系学:知识谱系与理论发展[J]
.外交学院学报,2003(3):9-14.
被引量:21
5
袁正清.
国际关系研究方法论的探讨需要本体论的观照——来自建构主义理论的启示[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1):15-16.
被引量:7
6
Alexander Wendt.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J].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a, Spring 1992 ,391-425.
7
秦亚青.
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从论争到趋同——第三次国际关系学理辩论的终结[J]
.国际论坛,2001,3(3):6-13.
被引量:30
8
胡宗山.《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研究》博士论文[Z].,.第17页.
二级参考文献
48
1
秦亚青.
制度霸权与合作治理[J]
.现代国际关系,2002(7):10-12.
被引量:13
2
蔡拓.
时代的新质与前瞻[J]
.现代国际关系,2002(7):19-21.
被引量:1
3
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4
伊姆雷·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1)..
5
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M].卢明华,时殷弘,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6
亚历山大·温特 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7
肯尼思·沃尔兹 胡少华 译.国际政治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
8
玛莎·费丽莫.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9
托马斯·库恩著 李宝恒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10
约翰·米尔斯海默著 王义桅 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共引文献
55
1
姚遥.
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意义与理论价值[J]
.中国非洲学刊,2021(1):3-23.
被引量:3
2
郭枫.
在与新现实主义的比较中认识新自由主义[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5):8-12.
被引量:1
3
林哲.
国家文化营销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J]
.上海经济研究,2004,16(10):6-10.
被引量:2
4
喻锋.
欧盟性质界定的组织社会学透视[J]
.欧洲研究,2005,23(1):131-144.
被引量:1
5
马渤.
对国际政治关系理论主流学派的分析比较[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5(4):32-34.
6
刘东国.
观念在外交决策中的作用——对《观念与外交政策》一书的解读[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5,22(5):105-109.
被引量:4
7
王红军.
依稀可见的乌托邦——国际无政府状态的终结?[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11):37-39.
8
张璋.
论两极格局形成与冷战爆发——一种建构主义解析[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46-48.
9
高尚涛.
主流国际体系理论研究评述[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6,23(2):42-50.
被引量:4
10
焦宇.
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权力观之比较[J]
.南方论刊,2005(12):37-38.
同被引文献
18
1
李义虎.
本体论问题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J]
.国际观察,2005(1):16-21.
被引量:9
2
邓正来.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上)——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J]
.政法论坛,2005,23(1):3-23.
被引量:214
3
梁守德.
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建设的探索[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2):16-21.
被引量:20
4
梁守德.
中国国际政治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
.河南社会科学,2005,13(1):1-6.
被引量:13
5
邹立君.
“现实”的问题化:一种崭新的理论进路[J]
.政法论坛,2005,23(6):56-59.
被引量:2
6
柯岚.
中国法学存在“总体性危机”吗[J]
.政法论坛,2005,23(6):70-72.
被引量:5
7
魏治勋.
法学“现代化范式”批判的矛盾境遇[J]
.政法论坛,2005,23(6):76-79.
被引量:7
8
魏治勋.
论法学“现代化范式”危机批判的反讽向度[J]
.河北法学,2006,24(11):165-172.
被引量:2
9
邓正来.
中国法律哲学当下基本使命的前提性分析——作为历史性条件的世界结构[J]
.法学研究,2006,28(5):99-110.
被引量:59
10
罗伯特·O·基欧汉主编,郭树勇译.《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引证文献
2
1
王小钢.
中国法学“现代化范式”之关系主义批判——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J]
.河北法学,2007,25(8):183-190.
被引量:2
2
赵为民.
从本体论入手创建中国式国际政治理论框架[J]
.教学与研究,2007(7):79-8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汤继强.
创建国际政治理论中国学派面临的问题[J]
.延边党校学报,2009,24(1):8-11.
被引量:1
2
樊安.
全球化论辩中的关系主义方法论与世界结构——读《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13(1):56-59.
3
郭武.
论迈向制序的环境保护制度工具体系之建构[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3):86-94.
被引量:2
4
李冠南.
探究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制度与文化[J]
.海外文摘,2018(12):87-88.
1
曹幼华.
社会生存本体论论纲[J]
.唯实,2002(8):14-17.
被引量:1
2
陈思.
论“以人为本”社会本体论思想的优越性[J]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6):111-111.
3
张舟.
论社会本体论视域中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0(2):21-23.
被引量:2
4
贾修磊.
非国家行为体的缘起[J]
.当代世界,2010(4):60-62.
被引量:1
5
大卫.布莱尼.
美国尚未形成统一的国际关系学派[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45-49.
6
何畏.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法论——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J]
.江苏社会科学,2016(6):1-7.
7
周文彬.
辯证法的本质[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88,4(2):19-24.
8
李明明.
建构主义的欧洲一体化理论探析[J]
.欧洲研究,2003,21(3):48-58.
被引量:5
9
陈忠.
从后真相到新秩序:别样共同性及其公共治理[J]
.探索与争鸣,2017(4):29-32.
被引量:27
10
王冀平.
我国国际关系学科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J]
.管理观察,2015(11):148-149.
江西社会科学
2005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