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史研究综述
被引量:
12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ince 1980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从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气候、水与生态环境;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区域生态环境史和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等6个方面,对生态环境史的研究状况进行回顾与梳理,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作者
汪志国
机构地区
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
出处
《古今农业》
2005年第3期89-102,共14页
Ancient and Modern Agriculture
关键词
生态环境史
生物资源
农业经济
人类活动
气候
自然环境
分类号
X171-09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36
参考文献
102
共引文献
910
同被引文献
273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60
参考文献
102
1
张明华.
太湖地区孢粉资料和考古发现所阐述的人与环境之关系[J]
.历史地理,1995(1):64-74.
被引量:1
2
冯祖祥,姜元珍.
湖北森林变迁历史初探[J]
.农业考古,1995(3):184-190.
被引量:7
3
张浩良.
通江县森林生态的历史变迁[J]
.四川林业科技,2003,24(3):54-57.
被引量:1
4
张全明.
论宋代的生物资源保护[J]
.史学月刊,2000(6):48-55.
被引量:5
5
关传友.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竹林分布的影响[J]
.世界竹藤通讯,2003,1(3):21-24.
被引量:6
6
毛曦.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研究[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15(2):1-7.
被引量:5
7
曹世雄,陈莉.
黄土高原人为水土流失历史根源与防治对策[J]
.农业考古,1994(3):12-15.
被引量:3
8
谭作刚.
清代陕南地区的移民、农业垦殖与自然环境的恶化[J]
.中国农史,1986,5(4):1-10.
被引量:19
9
郑龙亭.
“淮河过渡区”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自然环境与人类起源[J]
.农业考古,2000(1):55-58.
被引量:1
10
谢宏维.
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乡村社会控制——以清代徽州的棚民活动为中心[J]
.中国农史,2003,22(2):116-122.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636
1
王晖.
周原甲骨属性与商周之际祭礼的变化[J]
.历史研究,1998(3):4-19.
被引量:23
2
黎虎.
北魏前期的狩猎经济[J]
.历史研究,1992(1):106-118.
被引量:15
3
中国社会史研究综述[J]
.历史研究,1987(1):102-119.
被引量:6
4
袁靖.
论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J]
.考古学报,1999(1):1-22.
被引量:107
5
吴滔.
关于明清生态环境变化和农业灾荒发生的初步研究[J]
.农业考古,1999(3):285-288.
被引量:8
6
朱士光.
关于当前加强历史地理学理论建设问题的思考[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8(1):91-95.
被引量:15
7
张建民.
明清山区资源开发特点述论──以秦岭-大巴山区为例[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53(6):120-124.
被引量:6
8
张建民.
明代秦巴山区的封禁与流民集聚[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0(2):77-82.
被引量:4
9
谢端琚,叶万松.
简论我国中西部地区彩陶[J]
.考古与文物,1998(1):50-69.
被引量:8
10
夏明方.
从清末灾害群发期看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史条件──灾荒与洋务运动研究之一[J]
.清史研究,1998(1):70-82.
被引量:30
共引文献
910
1
崔思朋.
小作物的大历史:马铃薯在近代以来内蒙古地区传播与利用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1):130-144.
被引量:3
2
马斗成,董书凯.
新作物扩张与晚近胶州湾海岸淤变“再加速”——以红岛为中心的考察[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2(4):50-58.
被引量:1
3
吴哲.
大夏统万城历来疑难考释兼及工程史价值[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37(3):77-82.
4
叶松,曹志红,方晓阳.
明代贵州虎患及人类社会应对[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42(2):96-102.
被引量:1
5
彭慕兰,周琳(译).
在无为而治与英雄主义的失败之间——清代国家能力与经济发展概论[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21(2):19-38.
被引量:8
6
郭维.
浅议气候变化对唐代农业发展的影响[J]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63-65.
7
崔思朋.
清代土默特川平原土地垦种环境代价的历史考察[J]
.西北民族论丛,2019(2):83-100.
8
张盼盼,胡玉冰.
清代宁夏地区气象灾害时空分异特征研究[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27(2):78-85.
9
杨凯.
环境·技术·经济:唐代蜂业再研究[J]
.唐史论丛,2020(2):3-14.
10
叶凯.
唐五代突袭战的余晖——北宋淳化五年夏州之役考述[J]
.宋史研究论丛,2019(1):3-12.
同被引文献
273
1
陈新立.
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史学理论研究,2008(2):110-120.
被引量:19
2
王利华.
生态—社会史研究圆桌会议述评[J]
.史学理论研究,2008(4):152-156.
被引量:4
3
董传岭,张思.
晚清山东的官赈救荒[J]
.史学集刊,2009(2):73-79.
被引量:4
4
宁可.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
.历史研究,1986(6):3-20.
被引量:14
5
王鑫宏.
河南“丁戊奇荒”灾情与社会成因探析[J]
.农业考古,2009(6):16-21.
被引量:6
6
李周,尹晓青,包晓斌.
乡镇企业与环境污染[J]
.中国农村观察,1999(3):3-12.
被引量:26
7
卞利.
明代中期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与社会矛盾[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2(3):86-92.
被引量:6
8
徐咏祥.
论导致普列汉诺夫地理环境决定论倾向的理论根源[J]
.中国社会科学,1986(1):125-138.
被引量:4
9
汪家伦.
古代太湖地区的洪涝特征及治理方略的探讨[J]
.农业考古,1985(1):146-159.
被引量:11
10
杨琪,王兆林.
关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几个问题[J]
.社会科学战线,1985(3):77-84.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2
1
梅雪芹.
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
.史学月刊,2009(6):17-38.
被引量:25
2
赵九洲.
试评《什么是环境史》——兼谈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若干问题[J]
.中国农史,2010,29(4):123-127.
被引量:2
3
汪志国,谈家胜.
20世纪以来淮河流域自然灾害史研究述评[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3):35-43.
被引量:1
4
周琼.
中国环境史学科名称及起源再探讨——兼论全球环境整体观视野中的边疆环境史研究[J]
.思想战线,2017(2):146-159.
被引量:17
5
刘向阳,魏亚茹.
环境史叙事范型演变路径的追溯与反思[J]
.史林,2017(2):195-204.
被引量:7
6
刘向阳.
关于世界环境史研究发展的思考[J]
.学术研究,2017(6):101-109.
被引量:3
7
李明奎.
近四十年来中国环境史史料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鄱阳湖学刊,2017(4):101-115.
被引量:5
8
陈志国.
环境史视野下的农业与环境互动研究——评《明清以来闽粤赣边的农业变迁与山区环境》[J]
.中国农史,2018,37(4):142-144.
9
张玉林.
“天地异变”与中国农村研究[J]
.中国研究,2009(1):1-17.
被引量:2
10
郑星.
国内环境史研究的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1):82-9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0
1
张弢.
全球史视域下的世界环境史书写:理论、实践与问题[J]
.全球史评论,2022(1):3-19.
被引量:1
2
张喜顺.
比较中审视:豫皖苏黄泛区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11(4):115-120.
被引量:1
3
邹逸麟.
有关环境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
.历史研究,2010(1):15-18.
被引量:14
4
赵九洲.
试评《什么是环境史》——兼谈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若干问题[J]
.中国农史,2010,29(4):123-127.
被引量:2
5
李文丽,赵越云.
自然、人与社会的动态平衡模式:环境史研究的一种可能[J]
.沧桑,2013(3):106-108.
6
薛辉.
文献计量学视野下大陆地区环境史研究现状与展望(2000-2013)——基于CSSCI的统计和分析[J]
.保山学院学报,2015,34(1):8-20.
被引量:4
7
宋雪玲.
近二十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述评[J]
.史学月刊,2015(8):113-125.
被引量:5
8
陈昱昱.
社会学视角下中国环境行为研究的反思[J]
.鄱阳湖学刊,2015(4):32-38.
被引量:2
9
赵九洲.
环境史研究的微观转向——评《人竹共生的环境与文明》[J]
.中国农史,2015,34(6):137-144.
被引量:11
10
杨文春.
近年来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以若干学理探讨为中心[J]
.鄱阳湖学刊,2016(2):93-100.
被引量:5
1
庄华峰.
生态环境史:亟待补上的一课[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4):614-616.
2
吴利娜.
近代以来西北生态环境史研究综述[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41(2):90-92.
被引量:1
3
南开大学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中心[J]
.鄱阳湖学刊,2010(5).
4
王利华.
专题研究:生态环境史[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31-31.
被引量:1
5
张君君,朱宏斌.
秦汉生态环境史研究综述[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31(5):28-34.
6
李琦珂,曹幸穗.
生态环境史视阈下的交通技术变迁——以交通工具的演进为中心[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5):123-127.
7
生态环境史[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53-53.
8
田军,庞云平.
泸沽湖生态旅游建设研究[J]
.云南环境科学,2001,20(2):8-11.
被引量:7
9
胡传朋.
论低碳发展中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对策[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10):77-77.
10
张晋光.
徐霞客在生态环境领域的成就论略[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34(4):15-17.
古今农业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