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油海上运输安全体系及评价(下)
被引量:9
Safety System and Assessment on Marine Transport of Oils in China(2)
出处
《水运管理》
2005年第10期24-28,35,共6页
Shipping Management
参考文献4
-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J].北京:统计出版社,2004,.
-
2<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3[J].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3,.
-
3[6]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上通道安全与国际合作[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
4[9]CLARKSON Research Studies[J].2004.
同被引文献27
-
1刘庆成.中国石油安全现状及未来对策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04(7):25-27. 被引量:25
-
2尹新,张赣道.溶气气浮法对含油污水处理效果的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4,25(5):16-18. 被引量:10
-
3黄嘉佑,谢庄.卡尔曼滤波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J].气象,1993,19(4):3-7. 被引量:32
-
4林华.中国进口石油海运之忧[J].金融经济,2005(8):23-24. 被引量:3
-
5黄本笑,刘成华,李梅.我国建立石油期货市场的可行性分析[J].商业时代,2005(24):9-10. 被引量:4
-
6孙峻岩,贾大山.我国石油海上运输安全体系及评价(上)[J].水运管理,2005,27(9):22-25. 被引量:8
-
7刘导波.油价波动亟待发展与完善中国石油期货市场[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10):55-56. 被引量:3
-
8孙长远,李红欣.中国石油供给安全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29(2):174-177. 被引量:6
-
9贾大山,孙峻岩,罗洪波.中国石油海运通道安全评价与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6,32(2):62-66. 被引量:13
-
10刘玉杰.对我国建立石油期货市场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08Z):186-18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9
-
1孙晓蕾,王永锋.浅析我国石油进口运输布局与运输安全[J].中国能源,2007,29(5):17-22. 被引量:15
-
2尹新.危险品石油海上安全运输的研究[J].中国市场,2009(2):149-151. 被引量:6
-
3陈俊杰.中国石油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经济论坛,2009(7):20-25. 被引量:3
-
4吴刚,魏一鸣.我国石油进口的海洋运输风险分析[J].中国能源,2009,31(5):9-12. 被引量:7
-
5尤超英.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09(21):23-25. 被引量:3
-
6阎菲,刘金霞,刘涛.我国进口原油海上运输安全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7):118-119.
-
7张帅.基于Kalman滤波方法的海上能源运输通道风险预警分析[J].物流科技,2015,38(11):151-153. 被引量:2
-
8毛志刚.浅论我国石油运输渠道及安全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1(10X):204-204. 被引量:4
-
9王学成.关于进口石油船舶计量标准的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36(1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1
-
1李岩,王礼茂.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国石油进口运输安全[J].资源科学,2008,30(12):1784-1790. 被引量:27
-
2杨华龙,于少强,孙晓瑜,彭爽.新形势下中国对外经贸海运安全分析及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2):1-4.
-
3陈惠芬,张斌.中国石油安全的影响因素及战略选择[J].理论月刊,2010(3):75-77. 被引量:7
-
4李靖宇,张卓.关于中国面向世界开拓两洋出海大通道的战略构想[J].中国软科学,2010(8):46-60. 被引量:15
-
5李元红.我国石油安全形势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6):16-18. 被引量:2
-
6范体军,张莉莉,常香云,楼高翔.我国海外石油开发利用的国家风险评估[J].管理学报,2011,8(6):943-948. 被引量:6
-
7郭小哲,葛家理,沈丽萍.基于生命周期的油田多重生产力分析与预测[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18-21.
-
8何琬,孙晓蕾.石油进口国家的风险选择与贸易多元化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1(7):81-84. 被引量:2
-
9阎菲,刘金霞,刘涛.我国进口原油海上运输安全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7):118-119.
-
10张纪海,肖甜,李婷.中国成品油供应链现状、问题及建议——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为例[J].中国能源,2011,33(10):5-9. 被引量:14
-
1马慧茹,赵峰.利用交通冲突评价双向路段交通安全[J].山西科技,2005(2):94-95. 被引量:8
-
2张乃超.新能源之变[J].车时代,2015,0(11):46-53.
-
3赵小刚,刘友梅.我国发展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技术模式的探讨[J].机车电传动,1998(4):1-4. 被引量:4
-
4张立明.夹缝中的道路客运业[J].中国道路运输,2006(11):46-47.
-
5Chaim Jensen,张萌.马车回归[J].汽车生活,2011(9):17-17.
-
6冯云,蒋弟华.汽车新能源的发展现状[J].泸天化科技,2003(1):56-59. 被引量:1
-
7曹宝修.铁路车机联控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上海铁道科技,2005(2):7-8. 被引量:1
-
8雾风.没什么不可以——汽车未来有望使用新奇燃料介绍[J].汽车与驾驶维修(汽车版),2009(10):118-119.
-
9代红雨.公路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2(19):120-121. 被引量:3
-
10卢朝峰.城际铁路在综合运输通道中的替代性评价[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33(12):76-80.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