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区域共生态:中部六省崛起的突破点
被引量:
1
Symbiotic State in Region: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f Energizing Central Six Province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部六省崛起的重点应在于协调,即省与省通过区域共生态为突破点,彻底改变以现有行政版图为主导的“中心——次中心…次中心——中心”的经济布局,建立以经济为主导的“中心——次中心——中心”框架。
作者
路洪卫
机构地区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6期56-57,共2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中部崛起
区域经济
区域共生
经济布局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01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2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统一市场建设'课题组.
中国国内地方保护的调查报告——非企业抽样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J]
.经济研究参考,2004(18):31-38.
被引量:25
2
樊纲,王小鲁,张立文,朱恒鹏.
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J]
.经济研究,2003,38(3):9-18.
被引量:978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国家统计局.《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
2
国家统计局.《中国工业统计年鉴》.
3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年鉴》.
4
中国物价年鉴编辑部.《中国物价年鉴》.
5
樊纲,王小鲁(2001).《中国市场化指数(2000年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6
国家体改委研究院,人民大学,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
7
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
8
卓勇良(2000).《经济市场化程度判断》,载方民生等著《浙江制度变迁与发展轨迹》.
9
Gwartney and Lauson ( ed. ) , Economic Freedom of the World.
10
国家统计局.《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共引文献
1001
1
王晶晶,刘沛.
私募股权投资、制度环境与股价崩盘风险[J]
.管理评论,2020,0(2):63-75.
被引量:7
2
陈景信,洪业应.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型城市建设的成功之道——基于深圳的行业市场化与创业视角[J]
.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24(1):103-117.
被引量:1
3
郭策策.
贸易开放与地区收入不平等研究综述[J]
.新经济,2020,0(1):59-62.
被引量:1
4
曾世宏,钟纯,刘迎娣.
数字化技术吸收会减少服务就业吗——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理论的分析[J]
.经济学报,2022,9(3):158-187.
被引量:6
5
张峰,殷西乐,丁思琪.
市场化改革与企业创新——基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解释[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2-46.
被引量:20
6
刘文革,邱茂华.
对外开放与中国经济增长:理论与证据[J]
.政治经济学报,2019,0(2):66-85.
被引量:1
7
李长英,周荣云,余淼杰.
中国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演进及区域特征[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1,38(2):3-23.
被引量:34
8
郎元柯,范柏乃,黄素勤.
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作用路径及政策效应——基于产业生态的视角[J]
.社会科学家,2024(4):107-116.
被引量:2
9
刘备,王林辉.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外地吸引与本地依赖[J]
.求是学刊,2020(5):66-75.
被引量:20
10
卢现祥,王素素.
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测度、区域差异分解与动态演进——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南方经济,2021(1):37-63.
被引量:22
同被引文献
15
1
胡树华.
中部崛起的战略与政策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5(5):101-105.
被引量:24
2
夏兴园,胡俊超.
区域经济协调与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J]
.经济评论,2005(4):63-67.
被引量:2
3
李兴.
温州泉州,异地商会“双响炮”[J]
.中国商界,2005(3):50-55.
被引量:3
4
伍新木.
关于“中部崛起”的经济学思考[J]
.企业经济,2005,24(9):5-7.
被引量:4
5
李焯章,李磊,郭新力.
从“中部凹陷”到“中部崛起”[J]
.经济问题探索,2005(11):12-16.
被引量:5
6
张占仓.
中部崛起的产业走向研究[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23(3):1-6.
被引量:6
7
严清华,吴传清.
汉三角区域增长极与中部崛起[J]
.学习与实践,2005(10):20-23.
被引量:6
8
张建民,黄利特.
中部地区建立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探讨[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1):32-35.
被引量:5
9
刘茂松.
论中部崛起战略[J]
.湖南社会科学,2006(1):85-88.
被引量:10
10
王方红.
中部崛起与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J]
.经济问题探索,2006(4):17-21.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
1
李练军,曹小霞.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优势与战略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8(11):74-7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刘英,牟月娜,杨晓群.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税收问题研究[J]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2(4):25-28.
2
梁三金,李练军.
中部地区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及对策分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74-77.
被引量:3
3
曹润叶.
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比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13(11):87-89.
4
潘洁.
土地利用对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以江苏省和山西省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4):142-144.
5
章灿灿,徐瑜鸿.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乡村科技,2021,12(20):47-49.
被引量:1
1
马勇,何莲.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区域共生——产业协调发展模式构建[J]
.湖北社会科学,2010(1):69-72.
被引量:21
2
刘光柱.
基于共生理论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一体化应用分析[J]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1,13(3):26-29.
被引量:2
3
连远强.
国外创新网络研究述评与区域共生创新战略[J]
.人文地理,2016,31(1):26-32.
被引量:21
4
张志元,滕春强.
论我国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基础及机制构建[J]
.改革与战略,2007,23(3):68-71.
被引量:3
5
任庆海.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推进临港产业新跨越——《河北省临港产业发展新论》评介[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16,30(3):56-57.
6
陈堂,陈光.
“成绵乐”高铁运输对“成德绵乐”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促进机制研究[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6,18(4):9-12.
被引量:4
7
赵敏.
基于区域共生理念的长株潭物流系统[J]
.经济地理,2008,28(1):29-32.
被引量:3
8
朱俊成.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合作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3):92-97.
被引量:39
9
穆东,徐德生.
基于多重共生视角的矿产资源型区域协同发展模式——以内蒙古为例[J]
.社会科学家,2016,31(4):93-96.
被引量:4
10
吴泓,甄峰,于涛方.
世博经济圈形成基础和机制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4):21-26.
被引量:10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