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江南感潮区范围与影响
被引量:9
The Sphere and Influence of the Tidal Region of Jiangnan in the Qing Dynasty
出处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3-109,共7页
The Qing History Journal
参考文献50
-
1潘凤英.历史时期江浙沿海特大风暴潮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8(1):94-100. 被引量:7
-
2冯贤亮.清代江南沿海的潮灾与乡村社会[J].史林,2005(1):30-39. 被引量:10
-
3.同治《上海县志》卷3[M].,..
-
4.民国《太仓州志》卷5[M].,..
-
5北田英人.《八一三世纪江南の潮と水利·农业》,见《东洋史研究》第47卷第4号.
-
6.《吴郡志》卷19[M].,..
-
7.《绍熙云间志》卷中[M].,..
-
8满志敏.黄浦江水系形成原因述要[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9(6):54-59. 被引量:11
-
9胡恪.《开修三江五汇疏》[A]..《安亭志》卷2:水利[C].,..
-
10.光绪《月浦志》[A]..《上海史料丛编》[C].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1961年版..
二级参考文献25
-
1陈可畏.论西汉后期的一次大地震与渤海西岸地貌的变迁[J].考古,1979(2):181-185. 被引量:4
-
2黄慰文,李春初,王鸿寿,黄玉昆.广东南海县西樵山遗址的复查[J].考古,1979(4):289-299. 被引量:25
-
3黄宣佩,吴贵芳.从严桥遗址推断上海唐代海岸的位置[J].考古,1976(5):313-315. 被引量:5
-
4韩嘉谷.西汉后期渤海湾西岸的海侵[J].考古,1982(3):300-303. 被引量:12
-
5房文鸾,章家琳,谭常波,董如洲.暴风波浪的危害与防御对策[J].海洋与海岸带开发,1993,10(4):62-66. 被引量:2
-
6.光绪《宝山县志》卷14《志余·祥异》[M].,..
-
7.光绪《南汇县志》卷22《杂志·祥异》[M].,..
-
8.同治《上海县志》卷30《杂记一·祥异》[M].,..
-
9.嘉庆《松江府志》卷80《祥异志》[M].,..
-
10[清]曹焯纂 陆松龄增订.《沙头里志》卷10《潮灾纪略》[M].,..
共引文献36
-
1刘希洋,蔡勤禹.近二十年中国海洋灾害史研究的进展与问题[J].海洋湖沼通报,2019(6):157-165. 被引量:1
-
2杜志亚,吴俊范.宋元以来江海形势对江东地理环境的塑造[J].国家航海,2022(1):35-48.
-
3唐燕,叶丽丽,王显义,孙洪林.手机短信在电子政务系统及防汛工作中的应用[J].办公自动化,2005(3):20-23.
-
4傅林祥.上海志丹苑水闸遗址考略[J].学术月刊,2005,37(4):98-103. 被引量:5
-
5王顺兵,葛全胜,郑景云.中国2kaBP前后的气候及其影响[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6,26(2):123-131. 被引量:9
-
6月泉.2005年明清经济史研究述评[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2):151-159.
-
7王庆,刘建华.汉代以来胶东半岛人口发展及人—地—海关系演变[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3):6-10. 被引量:1
-
8孙景超.苏州状元谶背后的环境变迁[J].史学月刊,2008(11):34-40. 被引量:3
-
9张修桂.太湖演变的历史过程[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24(1):5-12. 被引量:19
-
10冯贤亮,林涓.民国前期苏南水利的组织规划与实践[J].江苏社会科学,2009(1):186-193.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376
-
1王卫平,戴卫东.明代传统社会保障政策述论[J].宿州学院学报,2005,20(5):30-34. 被引量:4
-
2李向军.清代救灾的制度建设与社会效果[J].历史研究,1995(5):71-87. 被引量:22
-
3满志敏.黄浦江水系形成原因述要[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9(6):54-59. 被引量:11
-
4黄锡之.太湖地区圩田、潮田的历史考察[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8(2):102-106. 被引量:3
-
5宋正海.中国古代的潮田[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8,7(3):273-279. 被引量:3
-
6吴滔,葛剑雄.清代江南的一田两主制和主佃关系的新格局——以苏州地区为中心[J].近代史研究,2004(5):137-163. 被引量:18
-
7赵珍.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与生态变迁[J].史学集刊,2005(1):40-45. 被引量:12
-
8赵玉田,方顺姬.明前期北方灾荒与农业开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68-74. 被引量:5
-
9黄忠怀.从聚落到村落:明清华北新兴村落的生长过程[J].河北学刊,2005,25(1):199-206. 被引量:20
-
10杨师群.明清城镇不存在资本主义萌芽——与西欧中世纪城市的比较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5(1):146-154.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9
-
1唐燕,叶丽丽,王显义,孙洪林.手机短信在电子政务系统及防汛工作中的应用[J].办公自动化,2005(3):20-23.
-
2月泉.2005年明清经济史研究述评[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2):151-159.
-
3孙景超.苏州状元谶背后的环境变迁[J].史学月刊,2008(11):34-40. 被引量:3
-
4孙景超.潮汐灌溉与江南的水利生态(10-15世纪)[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24(2):43-52. 被引量:7
-
5王加华.1934年江南大旱灾中的各方矛盾与冲突——以农民内部及其与屠户、地主、政府间的冲突为例[J].中国农史,2010,29(2):99-106. 被引量:9
-
6李玉尚.感潮区变化与青浦沿湖地区的血吸虫病——以任屯为中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40-50. 被引量:5
-
7梁志平.渐变下的调适:上海水质环境变迁与饮水改良简析(1842—1980)[J].兰州学刊,2011(12):115-123. 被引量:1
-
8陈亚平.保息斯民:雍正十年江南特大潮灾的政府应对[J].清史研究,2014(1):82-92. 被引量:5
-
9王建革,许思佳.引清控浊:太湖东部溢流水利体系与潮水动态(10—15世纪)[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5(3):66-75.
二级引证文献29
-
1胡勇军.“厚古薄近”:近四十年来江南水利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运河学研究,2021(1):220-241. 被引量:2
-
2刘希洋,蔡勤禹.近二十年中国海洋灾害史研究的进展与问题[J].海洋湖沼通报,2019(6):157-165. 被引量:1
-
3潘清.元代太湖流域水利治理述论[J].中国农史,2010,29(4):106-115. 被引量:8
-
4王加华.传统中国乡村民众时间生活的类型划分及其结构关系——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研究[J].民俗研究,2013(2):101-110. 被引量:3
-
5杨红运.从江北到江南——抗战前江苏省保甲制度分区推行的原因及影响[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4(2):74-85. 被引量:3
-
6张帆.1934年亢旱中的江南祈雨——以信仰、参与者和方式为中心的考察[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28(6):72-76. 被引量:4
-
7祁美琴,强光美.2014年清史研究综述[J].清史研究,2015(4):124-143. 被引量:1
-
8张帆.赈济与管控:1934年东南旱灾流民问题的应对[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6,18(1):87-92.
-
9张帆.民国灾荒史研究中一块尚待深入的领域——1934年东南旱灾研究综述及展望[J].高校社科动态,2016(2):26-33. 被引量:1
-
10耿金.湖田、水患与疾病:15-20世纪浙东河谷平原开发与水环境变迁——以诸暨地区为中心[J].云南社会科学,2017(3):127-134. 被引量:3
-
1常可,李汶翰.潮汐空间——office PROJECT工作室[J].现代装饰,2017,0(3):70-75.
-
2苏开创,李一帆.大体积混凝土开裂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J].科技风,2013(2):172-172. 被引量:2
-
3李嘉乐.论清代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J].太原大学学报,2010,11(3):58-61. 被引量:2
-
4陈大,顾尚义,毛健全.水城青山-横塘矿区铅锌矿床与MVT,Sedex型矿床特征类比[J].贵州地质,2001,18(4):232-237. 被引量:8
-
5肖承煌.横塘板岩的陶粒应用探讨[J].江西地质,1994,8(2):157-161. 被引量:1
-
6等你来提高[J].科学启蒙,2016,0(8):26-27.
-
7孙元伟(编绘).为什么大海会有潮汐?[J].小葵花(故事画刊),2013(1):58-60.
-
8曲芷萱.从万有引力分析潮汐现象[J].环球市场,2016,0(33):92-92.
-
9李睿,厚东琳.川东北通南巴地区飞三段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甘肃科技,2011,27(9):39-41. 被引量:1
-
10邹和平.根据水系格局探讨海南岛第四纪构造应力场[J].华南地震,1989,9(1):28-31.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