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横跨世界屋脊的文化传播纽带——纪念茶马古道首次徒步考察和命名15周年
被引量:8
出处
《科学中国人》
2005年第12期16-19,共4页
Scientific Chinese
二级参考文献17
-
1陈保亚.汉越(侗台黎)六畜词文化有阶分析[J].民族语文,2000(4):34-42. 被引量:6
-
2陈保亚.茶马古道的历史地位[J].思想战线,1992,18(1):74-77. 被引量:26
-
3李晓岑.商周中原青铜器矿料来源的再研究[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3,12(3):264-267. 被引量:14
-
4陈保亚.茶马古道:横跨世界屋脊的文化传播纽带——纪念茶马古道首次徒步考察和命名15周年[J].科学中国人,2005(12):16-19. 被引量:8
-
5周国兴.元谋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
-
6郑良.云南昭通发现的人类化石[A],云南人类起源与史前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
7韦庆稳.《越人歌》与壮语的关系初探[A]..民族语文论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Z].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
9陈保亚 邹嘉彦 游汝杰.汉越工具质料关系词的词聚有阶分析[A].邹嘉彦,游汝杰.语言接触论集[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
10木霁弘 陈保亚.滇藏川大三角探秘[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
共引文献68
-
1申旭.滇藏茶马古道论略[J].西藏研究,1998(3):86-93. 被引量:4
-
2申旭.茶马古道与滇川藏印贸易[J].东南亚南亚研究,1994,0(3):46-51. 被引量:5
-
3陈保亚.论非洲假说的两个时间层次和语源关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3):142-147. 被引量:4
-
4陈保亚.论滇僰古道的形成及其文化传播地位——茶马古道早期形态研究[J].思想战线,2006,32(2):105-116. 被引量:14
-
5张永国.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历史与价值[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2):34-40. 被引量:38
-
6周智生.族际商贸交流与近代西南边疆民族的经济生活——以滇西北为中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3):47-51. 被引量:5
-
7陈保亚,杨海潮,汪锋,彭玉娟,周玲.滇僰古道上的僰人(孤人)调查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2):12-16. 被引量:5
-
8杨雪松,赵逵.潜在的文化线路——“川盐古道”[J].华中建筑,2009,27(3):120-124. 被引量:3
-
9杨宁宁.对丽江古城的定位与旅游发展的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3):23-28. 被引量:6
-
10刘小方.世界遗产视野下的茶马古道旅游开发——兼论茶马古道的世界遗产价值[J].旅游论坛,2009,2(2):199-204.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95
-
1格勒.“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初探[J].中国藏学,2002(3):59-64. 被引量:48
-
2杨勇.创建国家旅游品牌:茶马古道、三江并流、香格里拉、格萨尔王——川滇藏区域旅游经济圈构想与思考[J].中国西部,2002(6):48-51. 被引量:1
-
3陶宏.“茶马古道”上的盐务重镇——盐井乡[J].中国文化遗产,2005(5):70-76. 被引量:2
-
4陈炎.略论海上“丝绸之路”[J].历史研究,1982(3):161-177. 被引量:61
-
5季羨林.中国蠶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J].历史研究,1955(4):51-94. 被引量:29
-
6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0(1):147-162. 被引量:458
-
7刘云明.清代云南商人资本的运动[J].云南社会科学,1996(2):89-94. 被引量:2
-
8向翔.茶马古道与滇藏文化交流[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5(3):17-22. 被引量:6
-
9陈保亚.茶马古道的历史地位[J].思想战线,1992,18(1):74-77. 被引量:26
-
10朱自振.中国茶业历史概略[J].农业考古,1991(4):232-235. 被引量:7
引证文献8
-
1陈保亚.论滇僰古道的形成及其文化传播地位——茶马古道早期形态研究[J].思想战线,2006,32(2):105-116. 被引量:14
-
2陈保亚.陆路佛教传播路线西南转向与茶马古道的兴起[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1):66-70. 被引量:11
-
3杨宁宁.论茶马古道的文化内涵[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1):8-14. 被引量:19
-
4彭玉娟,尹雯.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的经典案例[J].云南社会科学,2012(2):156-160. 被引量:12
-
5许凡.茶马古道保护规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3(3):84-87. 被引量:4
-
6黄小平.马帮形象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8,0(1):59-66.
-
7凌文锋,罗招武,木霁弘.茶马古道研究综述[J].云南社会科学,2018,0(3):97-106. 被引量:14
-
8彭玉娟,邱健,昌邦.茶马古道及其对茶文化传播的交互影响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5):34-42.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80
-
1赵书峰.流域·通道·走廊:音乐与“路”文化空间互动关系问题研究[J].民族艺术,2021(2):93-102. 被引量:22
-
2陈保亚.茶马古道:横跨世界屋脊的文化传播纽带——纪念茶马古道首次徒步考察和命名15周年[J].科学中国人,2005(12):16-19. 被引量:8
-
3陈保亚,杨海潮,汪锋,彭玉娟,周玲.滇僰古道上的僰人(孤人)调查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2):12-16. 被引量:5
-
4陈保亚.论丝绸之路向茶马古道的转型——从词与物的传播说起[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5):60-67. 被引量:16
-
5晏周琴.电影《德拉姆》的“真实性”浅析[J].电影评介,2011(24):23-26.
-
6李征.西南丝绸之路铜鼓音乐文化考察研究[J].四川戏剧,2012(1):103-106. 被引量:2
-
7彭玉娟,尹雯.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的经典案例[J].云南社会科学,2012(2):156-160. 被引量:12
-
8赵敏.洱海区域的盐井与南诏大理文化[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11(5):1-7. 被引量:2
-
9陈保亚.百越走廊及其向茶马古道的转型——从词与物的传播说起[J].思想战线,2012,38(6):9-14. 被引量:5
-
10张原.“走廊”与“通道”:中国西南区域研究的人类学再构思[J].民族学刊,2014,5(4):1-7. 被引量:15
-
1高宏张.一份来自滇缅公路的损毁清单[J].中国公路,1995,0(12):34-36.
-
2单之蔷.大香格里拉序篇——八大重合横断山[J].中国国家地理,2004(7):38-41. 被引量:5
-
3张竞艳.新德里世界书展,一切皆好[J].出版人,2016,0(2):74-76.
-
4张冶.生鲜O2O想要活下去,这三大问题解决了吗?[J].市场瞭望,2016,0(8):19-23.
-
5皇甫晓文,邢建红.让图片行走在“读图时代”的“屋脊”[J].青年记者,2009(18):53-53.
-
6张建中.在世界的屋脊上翱翔——西藏自治区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印象[J].中国档案,2005(3):66-67.
-
7史幼波,林晶华.九龙[J].中国国家地理,2005(3):124-137.
-
8易水.立体交通舞动彩云南[J].创造,2014,22(11):24-27.
-
9吴君雯,杨士斌(图).感受茶马古道[J].大理,2006(2):30-32.
-
10陈兴,覃建雄,史先琳.川西横断山高山峡谷区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构想[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2,29(5):55-63.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