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1-93,共3页
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二级参考文献6
-
1俞可平.和谐社会面面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7(1):4-5. 被引量:100
-
2.[N].《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
-
3郑杭生.《和谐社会与社会学》[N].《人民日报》,2004年11月30日.
-
4曾庆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N].《人民日报》,2004年10月8日.
-
5.《古希腊罗哲学》[M].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9页.
-
6黑格尔.《哲学讲演录:第一卷》[M].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02页.
共引文献207
-
1林华山.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主义的崛起[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S1):201-202.
-
2朱宗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近期研究综述[J].宁夏党校学报,2005,7(5):55-59. 被引量:1
-
3王琍.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J].理论月刊,2008(12):22-25.
-
4丁道韧.论善治是当代中国政府发展社会资本的最佳治理模式[J].学理论,2009(22):33-34.
-
5张李军.论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和建设基石[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17(6):82-84. 被引量:1
-
6姚爱琴.论小康社会建设与民族关系——以甘肃为例[J].西部法学评论,2006(1):176-178.
-
7王鸣,王晓波.和谐社会、人力资源与社区学院[J].党政干部学刊,2005(12):20-21.
-
8李小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研究评述[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1(3):32-36.
-
9李发戈.论公众参与与城市“共治”[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3(3):5-8.
-
10袁会敏.论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J].湖北社会科学,2014(7):15-19.
同被引文献6
-
1刘俊,王家芬.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J].求实,2005(12):42-43. 被引量:2
-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5梁铁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十一五”发展全局[Z].呼伦贝尔市理论讲稿,2005.
-
6[美]瓦迪·哈拉比.对苏联解体的一些看法·社会主义的历史、理论、前景:下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
1邓伟志.建设和谐社会的要点[J].检察风云,2004(23):42-43. 被引量:1
-
2刘芦梅.转型期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2005(1):5-11. 被引量:2
-
3肖扬.法制建设是实现我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J].人民论坛,1994(1):8-9.
-
4李继胜,李泽军.法制建设是实现我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J].今日法坛,2000(2):31-31.
-
5丁霞.论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执政能力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05(8):4-5.
-
6杨佩.为构建和谐中原建言献策[J].协商论坛,2006(12):15-18.
-
7郑太男.蔡英文的“矛盾论”[J].台声,2011(9):48-48.
-
8邓,邵建.法律逼不出道德逼不出善[J].当代社科视野,2011(11):53-54. 被引量:1
-
9崔琳.建设和谐社会与政府职能转变[J].鞍山社会科学,2005(3):9-10. 被引量:1
-
10张义臣,杨兰举.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思考[J].经济论坛,2005(14):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