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叙述的政治:左翼电影与好莱坞的上海想象
被引量:
35
Politics of Narration:Left-wing Movies and Hollywood's Imagination of Shanghai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旨在分析早期中国电影和好莱坞相近时期以中国为背景的几部代表作是怎样呈述和阐释上海的,将早期电影与性别、阶级、国族和叙述政治问题联系在一起重新思考中国早期电影的优势;它能凸显空间面向在早期电影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引导我们把关注的焦点转向“真实”空间和“想象”空间之间的紧张关系,并进而揭示隐藏在视像语言背后的意义和叙述策略。
作者
孙绍谊
机构地区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40,共9页
Contemporary Cinema
关键词
叙述的政治
左翼电影
蒙太奇
移动镜头
好莱坞
分类号
J909.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248
引证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122
参考文献
27
1
张文元作.《未来的上海风光的狂测》[J].时代漫画,1936,(30).
2
弗格森(Priscilla P.№rguson).《作为革命象征的巴黎:叙说19世纪的城市》(Paris as Revolution:Writing the 19th Century City),加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8页.
3
贝克与毕格(Alan R.H.Baker&Gideon Biger)编.《历史视野中的景观与意识形,盎抽戈系》(Ideology and Landscap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剑桥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
[美]陈立(Jay Leyda).《电影中国电影与电影观众》(Electric Shadows:An Account of Films and the Film Audience in China),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1972年版.第71页.
5
柯灵,伊文.《<都会的早晨>评一》.《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3月22日.
6
联华画报,1933,1(23).
7
[苏]爱森斯坦.《电影形式与电影感觉》(Film Form and the Film Sense).世界出版公司(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1965年出版,第30,48页,第37-38,第48-49页,第198,235页.
8
黑星《压迫》.载《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8月14日.
9
黄子布.《(生路)评一》,《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2月16日.
10
洪深,席耐芳.《<生路)详评》.《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2月17日.
共引文献
21
1
石川.
孙瑜电影的作者性表征及其内在冲突[J]
.当代电影,2004(6):52-56.
被引量:11
2
周星.
关于中国电影理论构架的梳理[J]
.当代电影,2004(6):103-107.
被引量:12
3
李亦中.
中美电影跨世纪交往录[J]
.电影艺术,2004(6):96-100.
被引量:5
4
李少白.
论夏衍对中国电影的历史性贡献[J]
.电影艺术,2000(6):4-13.
被引量:3
5
高小健.
都市生活的魅力——重读《新旧上海》[J]
.当代电影,2005(3):55-58.
被引量:4
6
郭学勤.
宁波籍电影家对中国电影的贡献[J]
.当代电影,2005(6):129-135.
7
饭塚容,赵晖(译).
被搬上银幕的文明戏[J]
.戏剧艺术,2006(1):44-56.
被引量:11
8
饶曙光.
孙瑜:主流中的另类、类型中的作者[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4):42-54.
被引量:8
9
饶道庆.
论《红楼梦》电影中的戏曲因素[J]
.红楼梦学刊,2007(6):256-270.
被引量:5
10
陈山.
默片时代中国电影理论的奠基[J]
.电影艺术,2008(2):102-109.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248
1
尹鸿,萧志伟.
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J]
.当代电影,2001(4):36-49.
被引量:115
2
黄琳,张珂.
国际友人与陕北革命根据地新闻纪录片[J]
.电影评介,2006(21):38-39.
被引量:1
3
谢滋.
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萧条对服饰审美的影响[J]
.服饰导刊,2013,2(3):57-60.
被引量:2
4
李道新.
中国早期电影里的都市形象及其文化含义[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87-94.
被引量:4
5
李奕明.
历史再现与人民记忆──评《南京大屠杀》[J]
.电影艺术,1996(3):15-17.
被引量:5
6
钟大丰.
作为艺术运动的三十年代电影(下)[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4(1):164-181.
被引量:5
7
解志熙.
人生的困境与存在的勇气——论《围城》的现代性[J]
.文学评论,1989(5):74-78.
被引量:50
8
彭文.
《本命年》:陌生的城市与瘫痪的主体[J]
.电影艺术,1990(3):41-46.
被引量:3
9
特雷莎.德.劳拉蒂斯,王小文.
从梦中女谈起[J]
.当代电影,1988(6):40-49.
被引量:7
10
刘一兵.
对《有声电影的未来(声明)》的评价和思考[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87(2):8-1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5
1
郭海洋,贾冀川.
力与美: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民族叙事的动力学考察[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0(5):85-92.
2
董晓帆.
浅谈城市特质对电影风格建构的影响——以《疯狂的石头》为例[J]
.电影评介,2014(10):28-29.
被引量:1
3
陈晓云.
“天狗”的“愤怒”与另一种“现实”[J]
.电影艺术,2006(4):91-92.
4
李学武.
空间和女性的寓言——解读彭小莲“上海三部曲”[J]
.当代电影,2006(4):135-138.
被引量:3
5
曲春景.
中国电影史研究中的“感官文化学派”——以美国学者为主的上海早期电影研究[J]
.文艺研究,2006(10):94-103.
被引量:14
6
陈晓云.
中国电影的身体转向——近期中国电影中的身体呈现与身体焦虑[J]
.当代电影,2006(6):94-98.
被引量:6
7
孙绍谊.
“无地域空间”与怀旧政治:“后九七”香港电影的上海想象[J]
.文艺研究,2007(11):32-38.
被引量:50
8
陈晓云.
电影城市:当代中国电影的城市想象[J]
.当代电影,2008(12):45-50.
被引量:17
9
欧孟宏,刘阳.
论左翼电影的艺术形式创新[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7-72.
10
沈盼盼.
近10年民国电影研究综述[J]
.高校社科动态,2010(4):31-3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22
1
王宜文,李子淇.
“孤岛”时期苏联电影在上海的传播——以杜美大戏院为中心[J]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1(4):41-54.
2
霍超群.
澳门文学奖与“文学澳门”的生产[J]
.都市文化研究,2023(2):162-184.
3
王颖.
上海:彭小莲的邮票——论彭小莲电影中的“上海性”与“普遍人性”[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2(1):16-21.
被引量:1
4
赵庆超.
当代消费语境中的怀旧情结[J]
.山东文学,2011(5):58-61.
被引量:5
5
解建峰.
白话现代主义与当代中国电影研究[J]
.当代电影,2007(6):145-147.
被引量:1
6
薛峰.
电影研究方法:感官文化批评与意识形态批评之比较[J]
.当代电影,2008(8):80-84.
被引量:4
7
陈林侠.
港台电影中的后殖民演绎:从“双城故事”到“台湾意识”[J]
.文艺研究,2009(3):87-95.
被引量:10
8
陈林侠.
港台的“在地经验”、后殖民文化及其抵制策略——以中国台湾、香港及泰国电影文化为核心[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9(1):84-92.
被引量:14
9
刘君.
从制度到文化:政治传播范式下的中国电影变迁[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35-39.
被引量:4
10
卢晓玲.
穿插藏闪、意识流、蒙太奇与城市意象[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72-73.
1
翟永明.
随黄公望游富春山(选章)[J]
.十月,2013(3):96-98.
2
任远,邱茹萍.
现代西方纪录片思潮点滴[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10):69-72.
被引量:4
3
高名潞.
虚拟与互动:数码艺术的空间处理[J]
.艺术当代,2008,7(12):15-15.
4
赵彦峰.
赵彦峰新中国画重彩作品[J]
.收藏,2013(9):182-182.
5
真实空间[J]
.设计艺术,2002(2):60-61.
6
陈宇.
马丁·斯科西斯导演研究(下)[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7(1):182-216.
被引量:1
7
史东山.
在写导演剧本与拍摄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
.电影艺术,1958(2):60-61.
8
朱景和.
纪录片总是综合艺术──观赏《两个孤儿》和《姊妹溪》的联想[J]
.电视研究,1994(11):19-22.
9
刘效礼,冷冶夫.
纪实论 第四章——人的背后:是观念[J]
.中国电视,1993(5):53-54.
被引量:1
10
夏小万[J]
.中国美术馆,2006,0(7):102-103.
当代电影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