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时代经贸》
2005年第8期40-41,共2页
TIMES OF ECONOMY & TRADE
同被引文献22
-
1徐晓玲.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贸易模式的选择[J].经济问题,2004(12):57-59. 被引量:14
-
2杜哲俊.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及问题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6):86-87. 被引量:8
-
3张旭宏.如何看待目前我国的贸易顺差[J].宏观经济管理,2005(10):9-12. 被引量:4
-
4邹新,马素红.中国贸易顺差高增长带来隐忧[J].中国城市金融,2005(12):30-31. 被引量:5
-
5张斌.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对趋势的解释和对策组合[J].中国外汇管理,2006(1):22-23. 被引量:6
-
6张立新.浅谈我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影响和政策[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8(4):30-32. 被引量:5
-
7贺振华.收入分布对消费扩张与经济增长的效应——兼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J].中国经济问题,2006(2):29-32. 被引量:1
-
8龙玲.我国贸易顺差激增的负面影响[J].经济研究参考,2006(15):36-37. 被引量:7
-
9房维中.“十五”期间经济建设中的一些问题是怎样发生的[J].中国工程咨询,2006(4):4-9. 被引量:3
-
10黄娟,陶娅娜,朱玮.从巨额贸易顺差看中国的重商主义贸易政策[J].商场现代化,2006(06S):39-4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5
-
1李佩林.关于我国贸易顺差问题的分析与应对[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07,0(4):34-38.
-
2朱钟棣,张秋菊.中国需要新的贸易模式[J].国际商务研究,2006,27(2):1-7. 被引量:17
-
3姜宁川,杨毅.中国外贸顺差问题[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1):15-16. 被引量:2
-
4李佩林.关于我国贸易顺差问题的分析与应对[J].经济前沿,2008(1):19-22. 被引量:1
-
5邱询旻,于菁,熊豪.从投资、消费的角度分析我国的贸易顺差[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6):15-1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23
-
1牛艳红.对我国贸易依存度的再认识[J].新疆农垦经济,2007(4):52-55. 被引量:2
-
2吴汉嵩.理性对待我国巨额贸易顺差[J].全国商情,2007(13):89-92. 被引量:2
-
3许海燕.浅谈我国出口贸易增长方式转变[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13(2):118-120.
-
4陈雨柯.浅析我国对外贸易长期顺差问题[J].消费导刊,2008,0(3):22-23. 被引量:2
-
5牛艳红.对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再认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8):119-120. 被引量:2
-
6陈春慧,纪秋颖.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09S):44-45.
-
7夏志杰,崔强.我国对外贸易现状浅析[J].现代商业,2008(3):125-126. 被引量:1
-
8李小平,卢现祥,朱钟棣.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和中国工业行业的生产率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8,7(1):549-564. 被引量:191
-
9吴汉嵩.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分析——基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证研究[J].价值工程,2008,27(7):41-45. 被引量:7
-
10李珂.出口退税在贸易失衡中的作用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9,23(3):157-160. 被引量:2
-
1今日“股灾”谁酿就?[J].中国证券期货,2008(6):4-5.
-
2潘晖.2008年1-4月我国贸易顺差缩减的原因分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天津),2008(4):12-14.
-
3周丽华.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国际收支特征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0,13(5X):38-39. 被引量:1
-
4臧海鑫.人民币升值与我国的对外贸易[J].管理观察,2009(3):170-170. 被引量:3
-
5毕夫.2009中国外贸的危与机[J].中关村,2009(4):54-57.
-
6贸易顺差规模缩小是大概率事件[J].经济展望,2011(10):93-94.
-
7王陆迪.解析“双顺差”下的人民币汇率改革[J].两岸关系,2007(1):34-36.
-
8周步兵.优势?劣势?——从中国贸易顺差说起[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3(10):5-6.
-
9缪因知.证券交易场外配资清理整顿活动之反思[J].中国证券期货,2016,0(6):28-35.
-
10凡戈.中美汇率之争的远因近果[J].时代经贸,2005,3(6):34-37.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