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16
-
1吴安.中国产业及劳动力逆向流动分析——以重庆与北京、广东的比较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4(12):12-19. 被引量:39
-
2蔡昉.劳动力短缺:我们是否应该未雨绸缪[J].中国人口科学,2005(6):11-16. 被引量:105
-
3谢丽霜.东部资本规模西进的障碍[J].生产力研究,2005(11):135-137. 被引量:2
-
4Weber, Alfred. Theory of the Location of Industries [ M ]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9.
-
5萧琛.“民工荒”的原因、应对与劳工市场制度变革前景.新华文摘,2011,(2):26-29.
-
6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中国劳动力市场变革与影响[R],2011.
-
7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M].何帆,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
8刘嗣明,童欢,徐慧.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困境寻源与对策探究[J].经济评论,2007(6):133-139. 被引量:37
-
9陈秀山,徐瑛.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及其对区域分工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8,43(10):104-116. 被引量:75
-
10郭丽,张美云.产业区域转移粘性分析[J].发展研究,2009,26(3):53-55. 被引量:25
二级引证文献19
-
1严立刚,曾小明.东部产业为何难以向中西部转移——基于人力资本空间差异的解释[J].经济地理,2020,40(1):125-131. 被引量:32
-
2耿文才.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中国纺织业区际转移的粘性分析[J].地理研究,2015,34(2):259-269. 被引量:20
-
3刘友金,吕政.梯度陷阱、升级阻滞与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J].经济学动态,2012(11):21-27. 被引量:86
-
4孙华平,刘风芹,沈婷婷.集群式产业转移与区域包容性发展[J].经济体制改革,2013(1):56-59. 被引量:4
-
5成祖松.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粘性的成因分析: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13(3):183-190. 被引量:11
-
6王云平.产业转移问题研究的有关观点综述[J].经济管理,2013,39(6):175-187. 被引量:10
-
7成祖松.我国产业转移粘性的成因与对策[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2(3):86-90. 被引量:2
-
8杨亚平,周泳宏.成本上升、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基于全国大中城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3(7):147-159. 被引量:119
-
9廖双红.区域就业人口变动趋势视角下的沿海产业转移趋势及障碍因素研究[J].西北人口,2013,34(5):69-72. 被引量:4
-
10王冰,冯晓玲.区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基于引力模型[J].对外经贸,2013(10):56-58. 被引量:1
-
1昝金淼,李辉.我国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可行性分析[J].现代商业,2009(9):250-250.
-
2赵梦楠,周德群.煤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J].统计与决策,2007,23(5):81-82. 被引量:6
-
3庄苗苗.中国陶瓷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2016(19):14-16. 被引量:3
-
4刘毅.谨防产业转移陷阱[J].珠江经济,2008(8):1-1. 被引量:3
-
5方明,卢卫平.重庆市工业生产力布局发展的几点探讨[J].思考与运用,2004(2):39-41.
-
6彭亚锋.PET和聚酯纤维生产商提价[J].国际化工信息,2004(3):34-35.
-
7满子会.基于制度视角的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3):49-50.
-
8王彦德.加快推进长治现代化农业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62-65.
-
9赵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有多大[J].中国国情国力,2007(1):28-30. 被引量:1
-
10李振京,谢海燕.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07(10):34-36.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