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诗学辨——关于“诗学为何”答杨义与高建平先生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西方的“诗学”是极宽泛的概念,在中国学界颇有影响,因其与中国传统的观念存在性质的区别,以致近年引起“诗学为何”之争。中国诗学的渊源古老,由于儒家的诗教说而使其在文化系统中居于重要地位,但它摆脱了经学与杂文学观念的束缚,走上自己的发展道路,建立了较完备的体系,出现了系列富于学理性的专著。新文学运动以来因诗体被作为旧形式而否定,以致诗学缺乏学术的支持与投入。近十余年来理论体系的构架、专业集刊的创办和研究基地的建立,推动了诗学学科的建设。中国诗学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分支学科,是以诗体文学研究为基础的高层次的理论研究;它由诗论、诗评、诗史、诗体、诗法和文献研究构成了有机的系统。目前尚需加强理论探讨,在尊重中西方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继承我们的传统并发现其现代价值,以突现中国诗学的文化品格。
作者 谢桃坊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0-177,共8页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廖名春.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J].中国哲学史,2002(1):9-19. 被引量:79
  • 2魏庆之.诗人玉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 3许学夷.诗体明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342.
  • 4丁福保.清诗话[C].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439.
  • 5张寅彭.民国诗学书目辑考[A]..中国诗学:第7辑[C].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 6朱光潜.诗论·抗战版序[A]..朱光潜美学文集:第2卷[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3.
  • 7吴新雷.陈中凡先生的学术成就[J].古典文学知识,2002(5):106-111. 被引量:2
  • 8陈良运.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一个轮廓[J].文学遗产,1985(1):1-11. 被引量:7
  • 9.学术史研究:从一个“随想”到一个学科[N].社会科学报,2005-07-28.
  • 10亚里斯多德 罗念生.诗学[M]译后记[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二级参考文献10

  • 1刘乐贤.2001年:《读上博简札记》,清华简帛讲读班第20次研讨会论文.
  • 2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字典》150~152页,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
  • 3李学勤.《续说<诗论>简<葛覃>》,清华大学“简帛讲读班”第12次研讨会论文,2000年10月19日.
  • 4李锐.《<卜子论诗>“怀尔明德”考》,清华大学“简帛讲读班”第13次研讨会,2000年11月11日.
  • 5朱渊清.《上博<诗论>简释商兑》[J].世纪之窗,2000,(5).
  • 6曹峰.《试析已公布的二支上海战国楚简》,简帛研究网站,2000年12月17日.
  • 7李学勤.《孔子、卜子与<诗论>简》,清华大学“简帛讲读班”第19次研讨会,2001年12月8日.
  • 8李锐.《<诗论简>札记》,2001年12月,未刊稿.
  • 9李锐.《<孔子诗论>简序调整刍议》,2001年12月,未刊稿.
  • 10李学勤.《<诗论>简的编联与复原》,清华大学“简帛讲读班”第20次研讨会,2001年12月29日.

共引文献154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