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词语隐喻义的释义问题
被引量:
6
Problems of Definition in Metaphorical Senses of Word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较为全面地调查了《现代汉语词典》中词语隐喻义的处理方式, 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系统分析了隐喻义与字面义相区别的不同表现, 并基于实际应用中词义的识解问题提出了在词典中更为系统与合理地处理隐喻义的建议。
作者
董秀芳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辞书研究》
2005年第4期41-48,共8页
Lexicographical Studies
关键词
隐喻义
词典
释义
分类号
H164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3
1
韩陈其.
论比喻义和借代义的释义[J]
.语言文字应用,2004(3):43-46.
被引量:5
2
施春宏.
比喻义的生成基础及理解策略[J]
.语文研究,2003(4):19-24.
被引量:39
3
苏新春,赵翠阳.
比喻义的训释与比喻义的形成——《现代汉语词典》比喻义计量研究之一[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5):67-71.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戴浩一,叶蜚声.
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下)[J]
.当代语言学,1991(1):25-33.
被引量:77
2
戴浩一,叶蜚声.
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J]
.当代语言学,1990(4):21-27.
被引量:163
3
张履祥.
试论语文词典中的比喻义[J]
.辞书研究,1982(3):101-108.
被引量:4
4
汪耀楠.
多义词义项的概括与区分[J]
.辞书研究,1982(2):99-106.
被引量:9
5
沈家煊.
“有界”与“无界”[J]
.中国语文,1995(5):367-380.
被引量:977
6
袁毓林.
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思考[J]
.中国社会科学,1994(1):183-198.
被引量:49
7
施春宏.
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与副名组合的可能性[J]
.中国语文,2001(3):212-224.
被引量:232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9
徐通锵.语言论[M].吉林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0
Lakoff, G & M. Turner.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共引文献
49
1
彭玉海,王叶.
动词概念隐喻多义衍生的隐性错置[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30(1):33-43.
被引量:2
2
卢淑芳.
死隐喻及死隐喻的复活[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110-111.
3
窦栋有.
比喻句的推理和预设[J]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4(2):82-86.
被引量:3
4
王琪.
“S像O”的语义生成[J]
.南昌高专学报,2006,21(3):85-87.
5
段益民.
从中菜的命名看汉民族文化的中和之美[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7-10.
被引量:6
6
施春宏.
关于成语用变和演变的思考——从几则成语的现实使用谈起[J]
.汉语学习,2006(6):37-43.
被引量:29
7
李慧.
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组词汇化基本特征探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2):50-55.
被引量:14
8
杨振兰.
新时期新义衍生形成的多义词[J]
.文史哲,2007(4):141-146.
被引量:2
9
吴先文.
双音并列词比喻义产生的认知分析[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5):60-63.
被引量:4
10
徐志刚.
形容词释义中的“比喻”[J]
.辞书研究,2007(6):65-7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3
1
郭锐.
语文词典的词性标注问题[J]
.中国语文,1999(2):150-158.
被引量:45
2
冯胜利.
论汉语的“自然音步”[J]
.中国语文,1998(1):40-47.
被引量:226
3
谭景春.
名形词类转变的语义基础及相关问题[J]
.中国语文,1998(5):368-377.
被引量:178
4
李如龙.
闽南话的“有”和“无”[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76-83.
被引量:23
5
李定慧.
试析多义词的比喻意义[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7(3):108-115.
被引量:1
6
闵龙华.
《现代汉语词典》收词立目商榷[J]
.辞书研究,1996(2):66-74.
被引量:9
7
徐耀民.
成语的划界、定型和释义问题[J]
.中国语文,1997(1):11-17.
被引量:19
8
张炼强.
词的比喻义与“城”字现象[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35-41.
被引量:3
9
周荐.
比喻词语和词语的比喻义[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4):145-155.
被引量:28
10
应雨田.
比喻义及其释义[J]
.辞书研究,1992(4):36-45.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6
1
赵明.
现代汉语词的文化意义的判定与分析方法[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9(4):109-120.
2
杜翔.
通用型成语词典编纂的难点与创新[J]
.中国编辑,2017(8):46-51.
被引量:3
3
薄守生,赖慧玲.
语义透明度、颗粒度与国际教育版现汉词典[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3):128-132.
被引量:2
4
张娟.
构词的影响因素及因素影响力的等级序列——以动词“有”“无”“没”构词为例[J]
.辞书研究,2020,0(1):88-99.
被引量:1
5
王迎春.
比喻义与词性相关的两个问题——兼谈现代汉语规范型语文辞书的比喻义释义[J]
.辞书研究,2020(5):51-57.
被引量:1
6
王迎春.
《现代汉语词典》中名词比喻义的两种主要释义模式——“像……”和“比喻……”[J]
.殷都学刊,2022,43(1):90-9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张永伟.
学习词典中成语例句的用途分类与提取[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5):21-26.
2
谭学纯.
成语形义变异的路径依赖、修辞加工与识解——兼谈由此引发的成语规范问题及解决方案[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1(6):45-59.
被引量:3
3
徐时仪.
《朱子语类》词语探释五则[J]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22(2):1-12.
4
崔新颖,李燕凌.
论“下沉”的新义和词条的建立[J]
.汉字文化,2022(21):109-112.
5
王迎春.
论比喻义的提取方式[J]
.当代修辞学,2023(1):63-77.
6
谭学纯.
成语形义变异的路径依赖、修辞加工与识解--兼谈由此引发的成语规范问题及解决方案[J]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2(4):59-72.
7
王迎春.
《现代汉语词典》中借代义的释义模式[J]
.殷都学刊,2023,44(1):109-117.
8
崔新颖.
现代汉语成语百年发展变化考察[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23,23(2):21-27.
1
张璐.
“一直”与“从来”的辨析初探[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3):84-84.
被引量:1
2
刘晓颖.
清末民初新词语研究[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0(4):55-59.
被引量:3
3
章也.
论历时虚词词典的编纂[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6):27-31.
4
王晓芸.
人名与文化[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6(4):64-65.
被引量:9
5
李冬梅.
副词义项划分的标准及实例分析[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02-105.
6
侯复生.
从《客家话字典》的编纂看方言字典的地方性[J]
.嘉应大学学报,1994,12(1):125-130.
7
张莉.
留学生汉语阅读焦虑感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2002(4):77-83.
被引量:28
8
李若涓.
小议英汉姓名之异同[J]
.现代交际,2013(3):44-44.
9
邓微.
英汉语姓名的比较[J]
.科技资讯,2008,6(9).
被引量:1
10
曹保平,冯桂华.
汉语属性词的共性与个性[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6(2):139-142.
被引量:1
辞书研究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