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269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与围产保健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以提高围产期保健工作质量。方法:对1998~2002年的269例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围产儿死亡率为14.17‰,前5位死因依次为新生儿窒息、先天性畸形、早产、胎盘因素、脐带因素。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围产保健,积极治疗高危妊娠和高危新生儿,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
陈玮
杨梅
吴庚
机构地区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妇幼保健院
出处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0-211,共2页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关键词
围产儿死亡
死亡原因
死亡率
分类号
R174 [医药卫生—妇幼卫生保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29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31
参考文献
6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508.
2
刘兴会,尹如铁,姚建蓉,雷巍.
10年围产儿死亡回顾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17(2):111-112.
被引量:76
3
谭凤舜.
北京市密云地区175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1,16(8):519-519.
被引量:3
4
王晓平.
影响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及围产保健工作重点[J]
.中国妇幼保健,2001,16(4):239-240.
被引量:39
5
李占青,李森,王艳霞.
孕期TORCH感染与母婴垂直传播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01,16(6):359-360.
被引量:5
6
叶芳青.
围产儿死亡545例原因分析[J]
.遵义医学院学报,2003,26(2):173-174.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郝宗宇,张涛,吕家锐,张爱梅,付玉生,武林,姜艳玲,王华钦,孟淑霞,王广科,徐曼莉,郝应萍,芦素莲,赵红英,赵妮.
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监测[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5,16(2):85-87.
被引量:14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508.
3
周立军 朱维良.围产儿死亡及其与母婴并发症的归因危险度.现代妇产科理论与实践[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441.
4
郑怀美 苏应宽.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12.
5
尹传秀 付玉春.围产儿577例死亡原因探讨[J].武汉医学杂志,1992,16(3):156-156.
6
董万驿 张颖杰.116例死亡围产儿尸检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1988,4(5):267-267.
7
王梅,王弘,张健,王颖,刘喻.
长春地区新生儿弓形虫、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母婴传播及其防治研究[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9,7(1):72-73.
被引量:4
8
陈鑫苹,符生苗,梁茱.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早孕妇女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0,8(3):33-34.
被引量:6
9
刘忠贤,龚卫平,邬洪梁.
岳阳地区孕妇TORCH感染的监测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0,8(3):75-75.
被引量:10
10
刘兴会,尹如铁,姚建蓉,雷巍.
10年围产儿死亡回顾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17(2):111-112.
被引量:76
共引文献
129
1
张仁丽.
子宫死胎48例病例分析及心理护理[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1):341-341.
2
徐兰云.
197例围产儿死亡分析[J]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9):848-849.
3
周斌,连冬梅.
围产儿死亡273例原因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06,1(4):72-73.
4
石玲.
1996年~2000年我院剖宫产指征的变迁[J]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2002,11(1):45-46.
被引量:1
5
杨凯超,金波,彭章林,叶洪,张邦莲,余勤蓉,叶珍丽,黄科鸣.
泸州市太伏镇农村育龄妇女对产检的认知情况[J]
.生物技术世界,2013,10(6):77-77.
6
王翠红,胡凯红,姜世斌.
3年内南京市浦口区围产儿死亡原因及围产期保健方案分析[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5):299-299.
被引量:1
7
刘建喜,胡晓东.
聊城市孕妇危险因素与新生儿死亡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J]
.中国医院统计,2004,11(2):131-133.
被引量:2
8
赵蕴芝,谈月娣.
产前检查对孕产妇及围产儿保健作用分析[J]
.上海预防医学,2004,16(8):397-398.
被引量:24
9
吴擢春,励晓红,Kirsi Viisainen,Elina Hemminli.
欠发达地区农村围产儿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3):324-325.
被引量:4
10
乐爱平,万腊根.
生物蛋白芯片技术及其在ToRCH综合症诊治中的应用与展望[J]
.江西医学检验,2004,22(5):455-457.
同被引文献
50
1
严秋婵,王旅萍,林国丽,刘淑萍.
围产儿死亡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11).
被引量:1
2
贾慧丽,薛惠娟.
458例围产儿死亡评审资料总结和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2):80-81.
被引量:13
3
崔雅苓.
孕产妇健康知识与围生儿死亡的关系及干预(附25例围生儿死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9):1094-1095.
被引量:19
4
陈雅红.
4572例围产儿出生情况及死亡原因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9):1026-1027.
被引量:3
5
陈茂林.
围产儿死亡54例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7):2249-2250.
被引量:2
6
邵冰心.
江门市新会区358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05,23(4):431-432.
被引量:1
7
彭学鸣,杨孜,陈喜莲,李莉敏.
2000~2004年中山市出生缺陷监测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10-12.
被引量:12
8
孙志娟.
85例早期新生儿死亡回顾性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62-63.
被引量:5
9
张美文,刘一辉,黄晓琴.
1083例住院分娩围产儿死亡资料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09-210.
被引量:7
10
向杏群,胡建玲,李蔚闹.
围产儿死亡分析及干预措施[J]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3):367-368.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13
1
廖军娟,张丽颖.
围产儿死亡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0):2755-2756.
被引量:10
2
杨青幼.
2001~2007年南宁市某医院围产儿死亡资料分析[J]
.预防医学论坛,2008,14(7):652-653.
被引量:1
3
范海芹.
2007年射阳县围产儿死亡分析[J]
.江苏卫生保健(学术版),2008,10(3):47-48.
被引量:1
4
彭艳萍,吕汝华.
建水县2000~2006年568例围产儿死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8):3998-3999.
被引量:3
5
张海燕.
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1):52-53.
被引量:3
6
何淑萍,王小燕.
163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27(2):162-164.
被引量:2
7
黄玉英,王利民.
84例围产儿死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3):1802-1803.
被引量:1
8
邓丽丽.
丽水市2007—2009年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J]
.上海预防医学,2010,22(7):374-375.
被引量:3
9
蔡静芬,杨幼易.
无锡市2006~2010年围生儿出生情况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5):157-159.
10
徐永芬,胡传玉.
78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6):25-2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朱丽萍,许厚琴,秦敏,李芬,金辉.
2005~2008年上海市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4):4844-4846.
被引量:16
2
许厚琴,秦敏,杜莉,于津,金辉,朱丽萍.
上海市1999~2008年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6):5150-5152.
被引量:7
3
段捷华,龚红燕,张朝霞,叶小丽,黄世荣.
236例围生儿死亡相关因素分析[J]
.医学综述,2010,16(5):785-787.
被引量:3
4
黄薇.
某地2002-2009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0,7(2):67-68.
被引量:1
5
淡堰璇.
围产儿98例死亡原因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9):1492-1493.
6
敬雯,高宝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5—2009年334例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9):26-27.
7
郑春琴.
81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1):4640-4641.
被引量:2
8
孔菊红.
永靖县2000~2009年婴儿死亡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8):1178-1179.
被引量:5
9
晏丽.
北京市平谷区2001~2010年围产儿死因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7):152-154.
10
许敏.
82例妊娠晚期死胎的临床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1,3(4):49-50.
1
龚家红.
张家港市153例围产儿死亡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0):3133-3134.
2
张芹,史莹,苏艳玲.
229例围产儿死亡资料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2008,6(3):23-24.
被引量:1
3
徐美好,梁敬棠,林艳梅.
流动人口中的围产儿死亡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61-62.
被引量:17
4
赵荣.
472例围产儿死亡分析[J]
.青海医学院学报,2006,27(4):279-281.
5
刘丽新.
人工流产对胎盘粘连的影响[J]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8,5(4):80-80.
6
邱丽倩,陈美玲,吴巍巍.
浙江省2002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J]
.浙江预防医学,2003,15(12):27-28.
被引量:7
7
胡容珍,周瑾.
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4):577-578.
8
吴晨梅.
围产儿死亡原因65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6):3859-3859.
被引量:1
9
朱爱聪.
三门县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10):47-48.
10
苏花莉.
202例围产儿死亡临床分析[J]
.广西医学,2004,26(1):79-80.
被引量:1
中国妇幼保健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