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东北亚区域合作现状,根据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特点,进一步研究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发展趋势。
作者
孙岩
机构地区
哈尔滨理工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出处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6年第2期7-9,共3页
Heilongjiang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rade
关键词
东北亚
区域合作
特点
趋势
分类号
F114.46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7
1
宋伟.
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J]
.黑河学刊,2004(3):22-24.
被引量:3
2
徐坡岭,陈悦.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及模式选择[J]
.当代亚太,2004(4):31-36.
被引量:13
3
滕月,王婷睿.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5-16.
被引量:4
4
陈钺.
寻求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新突破[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21-30.
被引量:12
5
薛敬孝,李永.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性[J]
.太平洋学报,2001,9(1):78-82.
被引量:2
6
刘中树.
21世纪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展望[J]
.东北亚论坛,2001,10(1):3-4.
被引量:4
7
姜维久.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与走向[J]
.东北亚论坛,1997,6(1):29-33.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张宝仁.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及区域内各国参与开发的策略[J]
.东北亚论坛,1997,6(1):24-28.
被引量:3
2
(日)小川雄平.NIES·ASEAN·中国的成长战略和九州经济[A].1988年九州经济白皮书--亚洲时代和地方经济[C].福冈:(财)九州经济调查协会,1989.
3
王厚双.
环黄渤海区域经济合作的互补性分析[J]
.东北亚论坛,2000,9(1):59-63.
被引量:1
4
罗肇鸿.
关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构想[J]
.东北亚论坛,2000,9(2):9-13.
被引量:14
5
于国政.
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新进展[J]
.当代亚太,2000(3):58-60.
被引量:3
6
杨绍先.
中日韩关系与“东北亚经济合作体[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8(6):83-88.
被引量:1
7
小川雄平,张晓梅.
东亚地中海自由贸易圈形成的可能性[J]
.东北亚论坛,2000,9(4):9-11.
被引量:6
8
王允贵.
东亚金融危机成因的新反思[J]
.国际经济评论,2001(3):40-45.
被引量:8
9
王喜红.
环黄海经济一体化建设的模式初探[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2,16(5):9-11.
被引量:1
10
于 潇.
东北亚天然气资源开发与我国的对策[J]
.东北亚论坛,2002,11(1):58-61.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1
1
尹晓亮.
东北亚能源合作中的中国与日本[J]
.日本研究,2004(3):84-90.
被引量:4
2
徐充,刘卫东.
从“六方会谈”看东北亚经济合作[J]
.东北亚论坛,2005,14(2):14-17.
被引量:3
3
龚克瑜.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难点和解决思路[J]
.太平洋学报,2005,13(1):89-96.
被引量:8
4
张建华,胡济洲.
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的中国电力对外贸易[J]
.改革,2005(5):76-81.
5
邹炜炜,陈怀海.
东北振兴与东北亚经济合作[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4):35-39.
被引量:3
6
王跃伟,陈航.
浅析东北亚经济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我国对策[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21(5):86-89.
7
徐奇渊,刘力臻.
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文献综述[J]
.开发研究,2006(1):45-48.
被引量:6
8
吴时舫.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障碍与途径[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7):37-38.
9
陈本昌,周萍.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思考[J]
.理论界,2006(10):193-194.
被引量:4
10
姜艳.
东北亚经济合作现状及对策分析[J]
.价格月刊,2007(5):29-3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6
1
李依凭.
东北亚区域技术经济合作的障碍及对策分析[J]
.技术经济,2004,23(9):13-14.
被引量:1
2
孙贵荒.
对发展农村技术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议[J]
.农业经济,2004(10):21-22.
被引量:4
3
刘洪钟.
“安全两难”与区域合作:中日韩三国的战略选择[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3(1):14-18.
被引量:5
4
马力宏.
深化改革加快区域合作[J]
.瞭望,2005(3):61-61.
被引量:1
5
王毅.
亚洲区域合作与中日关系[J]
.外交学院学报,2005(1):56-60.
被引量:25
6
杨军.
中、日与东亚共同体:从历史到现实[J]
.史学集刊,2005(2):15-16.
被引量:3
7
安炯徒,任明.
韩国的东北亚经济合作及东北亚中心战略[J]
.东北亚论坛,2005,14(4):8-12.
被引量:3
8
张蕴岭.
如何认识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J]
.当代亚太,2005(8):3-4.
被引量:10
9
李丹阳,韩增林.
东北产业空间转移的特点和趋势[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3):1-3.
被引量:4
10
门洪华.
回归国际关系研究的中国重心,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J]
.教学与研究,2005(11):28-31.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5
1
任晶晶.
东亚区域合作语境下的中国外交:一个新地区主义的视角[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5):60-66.
被引量:1
2
任晶晶.
新地区主义视角下的中国东亚区域合作外交[J]
.东北亚论坛,2007,16(1):32-38.
被引量:8
3
姜艳.
东北亚经济合作现状及对策分析[J]
.价格月刊,2007(5):29-31.
被引量:1
4
方浩范.
东北亚文化共同体动因及其政治阻碍——中韩日对待“文化共同体”的态度[J]
.东疆学刊,2009,26(2):1-6.
被引量:6
5
孙忠艳.
区域间技术经济合作机制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1(4X):35-36.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张弛.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东北亚区域合作——基于对复合地区主义的再思考[J]
.东北亚论坛,2020,0(2):111-126.
被引量:11
2
刘永涛.
东北亚地区主义语境下的中美关系[J]
.国际观察,2008(3):44-50.
被引量:3
3
王成至,李镕彬.
从东北振兴迈向东北亚大同:试论东北振兴计划与“中韩港”合作[J]
.东北亚论坛,2010,19(1):73-81.
被引量:1
4
张秋奕.
提升河北省在东北亚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探讨——从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9):107-108.
5
彭沛.
地区主义与冷战后中国的周边外交[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1):25-28.
被引量:3
6
姚全.
新世纪世界地缘政治形势特点与中国的地缘战略选择[J]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7):37-41.
被引量:2
7
麻陆东.
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的基本特征:政府主导与过程中展开[J]
.国际展望,2012,4(3):82-93.
8
张晓雯.
地缘政治分析与中国地缘战略选择[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2(9):240-241.
被引量:1
9
高程.
历史经验与东亚秩序研究: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视角[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3,30(3):1-19.
被引量:7
10
秦升.
新常态下的中国周边经济外交:背景、路径与目标[J]
.东北亚学刊,2016(6):25-31.
被引量:2
1
吴建清,李仁德.
浅析台商投资与浙江经济发展[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6(4):147-150.
2
吴蓉蓉.
世纪之交国内外经济结构变动特点与发展趋势[J]
.计划与市场,1998(5):41-43.
3
钟嘉华.
美国经济,金融的新特点与发展趋势[J]
.国际金融探索,1996(4):9-11.
4
戴文标.
混合所有制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实现[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9(3):124-131.
被引量:7
5
吴鹏.
当代世界经济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4):13-16.
6
阎金明.
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特点与发展建议[J]
.国际经贸探索,1999,15(2):55-57.
被引量:1
7
吕旺.
宁夏第三产业特点与发展问题探讨[J]
.市场经济研究,1999(4):49-50.
8
张彩华.
新世纪城镇居民消费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趋势[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2(3):50-52.
被引量:1
9
袁丽.
浙江区域经济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J]
.中国市场,2011(48):116-116.
被引量:2
10
郑慧娟,柴洪.
西南地区县域经济特点与发展对策[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29(3):69-73.
被引量:8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