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之异同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防止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误读,需要辨明“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的异同。二者的共同点是:都与“物本”、“神本”相对立,都凸显人的主体性,都以人为目的。二者的区别点在于:“人本主义”强调的是抽象的人,而“以人为本”强调的人是具体现实的人;“人本主义”强调的是个人的人权,“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民的利益;“人本主义”只是以人为目的,而“以人为本”把人作为目的又作为手段。
作者
史少博
机构地区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70,共4页
Theory Journal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人本主义
区别
科学发展观
分类号
D24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47
同被引文献
78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4
1
[英]阿·汤因比 荀春生.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108-109.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676.
共引文献
1147
1
刘怡然,商丽英.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性思考[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7,17(4):23-24.
被引量:2
2
董晓蕾.
试析马克思社会形态范畴形成的历史进程[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3):56-59.
3
黄一诚.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更高程度的解放[J]
.改革与战略,2007,23(8):136-139.
被引量:1
4
宋一.
把握四个关键 推进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29(1):8-11.
5
邝福光.
低熵社会:和谐社会的哲学本质和依据[J]
.钦州学院学报,2007,22(2):60-64.
被引量:1
6
周瑜,刘红莉.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之我见[J]
.科教文汇,2007(17):26-26.
被引量:3
7
邹智贤.
传统集体主义话语述评[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5):97-99.
被引量:1
8
宋一.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J]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6):32-34.
9
赵绥生.
论共产党先进性两个标准的辩证统一[J]
.理论观察,2004(4):22-23.
10
尹世杰.
关于奢侈消费的几个问题[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2):14-19.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78
1
吕建国.
基于认知建构主义理论的自我成长团体模型[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1):86-90.
被引量:3
2
杨启亮.
评古典儒学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兼与西方人本主义教育观比较[J]
.中国社会科学,1990(4):147-158.
被引量:20
3
胡敏中.
论人本主义[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62-67.
被引量:41
4
刘小珍.
论康德的教育哲学观与德育思想[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8):40-41.
被引量:1
5
陈惠雄.
经济与人本: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两个基础理论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1):143-151.
被引量:6
6
张传开.
论“以人为本”及其与人本主义的关系[J]
.学术界,2005(2):29-37.
被引量:19
7
刘军平.
中国法治进程中的立法理念刍论[J]
.政法论丛,2005(3):28-33.
被引量:22
8
魏饴.
人本高等教育哲学的诞生与发展——中美两部《高等教育哲学》之比较[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7):23-27.
被引量:9
9
黄富峰,彭立威.
论生态思维[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4(4):25-27.
被引量:5
10
王海明.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辩难[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2):1-5.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10
1
倪娟,李广州.
新课程改革:究竟如何“以人为本”[J]
.教育发展研究,2007,27(02A):48-51.
被引量:6
2
李仙飞.
高等教育哲学以何为本——与魏饴先生商榷[J]
.高教探索,2007(5):28-29.
被引量:1
3
李仙飞.
高等教育哲学以何为本——与魏饴先生商榷[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6):65-66.
被引量:1
4
陈周付.
社会批判理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视角批判[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51-54.
5
王征.
闲适化管理:人本意识与现代管理理念的有机融合[J]
.甘肃理论学刊,2014(3):122-126.
6
郭志坚.
“以人为本”的基层公安文化建设意义探究——以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公安局为例[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6,15(2):114-117.
7
任超.
康德教育哲学中的“以人为本”思想因素探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7):26-27.
8
李爱年,刘翱.
立法生态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结构调整[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6,37(4):25-29.
被引量:4
9
王超.
边缘话语的狂欢:我国当代语文教育的个体性言说[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3(2):170-176.
被引量:3
10
陈金明,吴清华.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超越[J]
.江汉论坛,2020,0(1):10-1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彭尚源.
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理论来源、演进脉络与发展路径[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4,36(2):1-8.
2
李仙飞.
再论高等教育哲学以何为本——基于高等教育哲学“内在紧张”的思考[J]
.高教探索,2008(2):35-38.
被引量:3
3
杨彬.
教育如何体现以人为本[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1):61-62.
被引量:1
4
冯帮,韦辰.
近十年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述评[J]
.基础教育研究,2011(19):3-5.
被引量:2
5
肖楠楠,代建军.
基于课程监控视域下的教研室价值取向[J]
.教育科学论坛,2012(1):29-31.
6
李振峰,王立腾,牛爱之.
以团队建设为核心的班级管理模式研究[J]
.基础教育,2012,9(1):98-103.
被引量:10
7
杨晰.
人本主义视野下对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超越[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2(2):67-70.
被引量:7
8
张贤裕.
生活哲学:高等教育哲学新视野[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2(6):15-18.
被引量:5
9
李文明,郭宁.
论班级管理中团队精神的培养[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15):43-44.
被引量:3
10
李荣光.
生态文明视域下道家思想对当代法治发展的价值[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0(6):553-558.
1
苏文帅,郭健强,王云虎,王小莉.
又到两节,应该如何送温暖?[J]
.工会博览,2014(1):27-30.
2
高巍.
论环境犯罪的侵害法益[J]
.学术探索,2009(4):34-38.
被引量:5
3
“52个不准”释义[J]
.共产党人,2010(12):46-46.
4
刘文燕.
正确运用“四种形态” 切实推进监督执纪[J]
.企业文明,2017(4):82-83.
5
陈桂枝.
农村综合改革的法律思考[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114-117.
6
刘娜娜.
新型城镇化与社会管理方式之间的关系浅析[J]
.经营管理者,2014(29):161-161.
7
赵凌云.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解放的三个阶段[J]
.江汉论坛,2008(7):93-99.
被引量:4
8
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J]
.中国教工,2005(12):44-44.
9
贾建芳.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取向[J]
.理论参考,2006(2):13-15.
被引量:3
10
仇丽萍.
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6,39(1):31-33.
被引量:16
理论学刊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