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17025简介
出处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06年第1期5-5,共1页
Electronic Product Reli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Testing
二级参考文献35
-
1陶建平,沈永林.中国21世纪的畜牧业生产应与粮食安全相协调[J].中国禽业导刊,2003,20(8):8-9. 被引量:1
-
2[樊志全主编],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报告[M]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
-
3张凤荣,薛永森,鞠正山,曾磊.中国耕地的数量与质量变化分析[J].资源科学,1998,20(5):32-39. 被引量:87
-
4傅泽强,蔡运龙,杨友孝,戴尔阜.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4):313-319. 被引量:482
-
5田光进,周全斌,赵晓丽,张增祥.中国新开垦耕地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背景研究[J].资源科学,2002,24(6):1-6. 被引量:26
-
6许经勇,任柏强,黄焕文,张一力.粮食保护政策和粮食安全问题的深层思考[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3(1):20-25. 被引量:10
-
7郑有贵,曹甲伟,李成贵.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空间与贸易战略[J].中国农业信息,2003,15(1):10-12. 被引量:3
-
8朱晶.农业公共投资、竞争力与粮食安全[J].经济研究,2003,38(1):12-20. 被引量:110
-
9马爱锄,杨改河,黑亮.粮食安全新内涵与中国粮食安全态势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111-116. 被引量:24
-
10刘笑然,郭嘤蔚.中国粮食安全、供求平衡与宏观调控研究(上)[J].中国粮食经济,2003(2):10-12.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168
-
1张晶,杨艳昭,王景平.中国粮食生产变化类型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3):11-16. 被引量:4
-
2白立佳,张路路,刘瑞卿,林常春,门明新.基于ESDA的河北省粮食单产空间格局变化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2,34(1):18-24. 被引量:3
-
3张彪,刁承泰.基于农用地分等理论的耕地生产潜力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2,34(4):1-7. 被引量:6
-
4龙花楼,邹健.Grain Production Driven by Variations in Farmland Use in China:An Analysis of Security Patterns[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0,1(1):60-67. 被引量:6
-
5梁亚荣,李雪艳.修宪与土地征收制度的完善[J].实事求是,2004(6):63-66. 被引量:12
-
6刘天军,白亚娟.试论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J].生态经济,2005,21(2):47-50. 被引量:5
-
7曾宏.对中国粮食安全本质的几点思考[J].经济纵横,2005(4):22-24. 被引量:5
-
8卢向虎,张正河.农村宅基地土地整理的思考[J].调研世界,2005(5):41-43. 被引量:13
-
9卢太平.控制耕地非农化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5,26(6):56-59. 被引量:5
-
10张士功.中国耕地资源的基本态势及其近年来数量变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6):374-378. 被引量:37
-
1陈英.ISO/CASCO提出2006年工作计划[J].中国质量认证,2006(5):17-17.
-
2ISO/IECTS17021—2启动修订[J].质量与认证,2016,0(3):16-16.
-
3ISO/CASCO年会首次在中国召开[J].大众标准化,2013(10):66-66.
-
4国际上是怎样规定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订入采用国国家标准的?[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07(2):37-37.
-
5陈光华.ISO/IEC指南25着手修订[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1995,0(3):17-17.
-
6程静.从ISO/IEC17025的“人员”的要求,浅谈质检机构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3,11(1):52-53.
-
7宋虹.“合格评定”及其技术委员会工作简介[J].航天标准化,1999,0(6):39-40.
-
8王彦春.实验室认可的发展动向[J].铁道技术监督,1999(10):12-13.
-
9高关心,夏慧琳.医疗机构实施ISO17025实验室认可的探讨与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9):70-72. 被引量:3
-
10王金玉.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质量保证的研究(续完)[J].工业计量,1999,9(2):3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