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6年第2期48-49,共2页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同被引文献6
-
1于光远.教育改革论[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
-
2张向众.基础教育改革中的评价改革问题及析因[J].教育科学研究,2010(5):29-32. 被引量:6
-
3吴康宁.教育改革成功的基础[J].教育研究,2012,33(1):24-31. 被引量:134
-
4佟林杰,孟卫东.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3(3):25-28. 被引量:51
-
5钟秉林.加强综合改革 平稳涉过教育改革“深水区”[J].教育研究,2013,34(7):4-9. 被引量:65
-
6吴忠魁.影响教师参与教育改革的因素分析[J].教育科学,2001,17(1):10-13. 被引量:10
-
1牛彦彦.“高效课堂”的构建要立足实际——关于课改的一些看法和认识[J].新课程(教研版),2013(4):29-29.
-
2郑丽琴.清末新政教育改革评价及其现代启示[J].科教文汇,2009(32):53-53. 被引量:1
-
3纪明泽.对教育改革评价的思考[J].中学教育,2000(11):19-21.
-
4赵一璇.关于教育改革评价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3):35-36.
-
5潘亚婷.课堂激励评价的“宜”与“忌”[J].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科学版),2014(2):52-53.
-
6易马,冯伯森.试论学生的主体意识[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2(3):28-30. 被引量:7
-
7王华丽.关于教育改革评价的一些思考[J].管理观察,2009(30):112-113.
-
8王立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改革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J].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09,0(4):37-40.
-
9王立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改革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J].班主任之友(中学版)(上半月),2009(1):7-10. 被引量:5
-
10孔凡哲,王郢.提升教师的教科书评价意识[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6(12B):4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