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英雄人物”创作模式从延安时期发端,经历了形成时期(1950年代初期)、成熟时期(1950年代中后期-1960年代中期)、极端时期(1960年代后期-1970年代后期),1980年代之后趋于消亡。1950年代初的《文艺报》,作为“发布文艺政策,推进文学运动,举荐优秀作品的‘阵地’”,在建立“英雄人物”创作模式的批评实践中非常具有代表性。这个时期的《文艺报》连续组织了几次关于创造新英雄人物的大讨论,并通过创作批评树立新的文艺范式。一些理论家和知名作家也在《文艺报》上陆续发表了自己的理论见解,都涉及到“英雄人物”的创造问题,如茅盾、丁玲、冯雪峰、韦君宜、王朝闻、邓友梅、陈涌、敏泽、王世德、周立波等。这些讨论和理论见解触及到了这一创作模式的方方面面,从中可以看出,僵化的“英雄人物”形象并不是文革的特殊产物,其多种元素在建国之初便已定型,这些元素中也包括了一些致命的因子,预示了这一模式在将来夭折的命运。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9-184,共6页
Social Science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