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年第4期45-46,共2页
China University Students Career Guide
同被引文献50
-
1金蕾莅,杜嘉.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的效果评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2):45-48. 被引量:19
-
2宋长春.建立全过程渗透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模式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4):60-62. 被引量:24
-
3舒福灵,刘永根,张劲松.浅谈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创新[J].社会科学家,2005,20(3):149-150. 被引量:3
-
4刘治军.积极探索高校网络化就业指导模式[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2):60-61. 被引量:18
-
5林雄喜.用科学发展观探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建设[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3):11-12. 被引量:12
-
6肖建彬,杨帆.关于我国高校利用网络进行就业指导的调查研究[J].高教探索,2005(5):82-86. 被引量:18
-
7郑邦山.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的构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5):188-190. 被引量:10
-
8关勇.论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5(10):59-60. 被引量:31
-
9吕鹏,陈伟.高校就业工作因“网”而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8):49-50. 被引量:3
-
10鲁兴中,安乐.网络招聘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关键作用[J].人才资源开发,2005(11):32-33. 被引量:7
引证文献17
-
1师海荣,沈玲.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07,9(4):127-128. 被引量:2
-
2王艳超.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网络化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5(18):226-226.
-
3童玲,陈腊文.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网络化初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3):56-57. 被引量:11
-
4冯琨.浅谈高校网络化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9(6):319-319. 被引量:2
-
5陶蓉.浅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网络体系[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1(4):9-13. 被引量:5
-
6张妙瑜.电子实验中心网站建设与教学信息化进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S2):193-194. 被引量:6
-
7韩志宏.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5(3):109-110. 被引量:1
-
8王慧.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14-17. 被引量:7
-
9程克坚,贺利,高霞.高校就业指导与生涯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现状评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0(15):63-68. 被引量:3
-
10邢雪梅.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网络化的几点思考[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33-34.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57
-
1马涛,刘恒.师范院校电子信息类实验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2010,30(3):109-111. 被引量:8
-
2冯琨.浅谈高校网络化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9(6):319-319. 被引量:2
-
3袁油迪.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分析及破解路径探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29(7):102-104. 被引量:1
-
4向彬.民办独立学院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初探[J].文教资料,2009(20):192-193. 被引量:1
-
5刘丹,于琨,杜静翌.基于ASP的大学生就业招聘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7(6):122-124. 被引量:2
-
6张泽强,陈伟.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体系构建及实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0(3):243-246. 被引量:6
-
7王慧.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14-17. 被引量:7
-
8张维延.浅谈信息时代网络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作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0(7):20-21. 被引量:3
-
9王子杰,杨一哲.关于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2):175-176. 被引量:2
-
10王丽娜.独立学院经管实验中心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6):279-279. 被引量:3
-
1刘鸿宇.就业指导也需要思想教育[J].林区教学,2005,0(2):19-20. 被引量:20
-
2刘顺,李春玲.运用网络化就业指导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以滁州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9):235-236.
-
3达吉.浅谈语文教学中“追问”的三要素[J].商情,2014(15):215-215.
-
4胡芬霞.小组学习的时机和方式[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4(12):33-37.
-
5尹后庆.论三维目标的三个特征[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39(1):14-16. 被引量:1
-
6毛鹏.浅析适合“道歉”的时机和方式[J].新课程(中学),2010(7):67-67.
-
7刘治军.积极探索高校网络化就业指导模式[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2):60-61. 被引量:18
-
8林定武.大学生中三大就业期望与就业现实的比较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2,0(6S):217-217.
-
9郭淑梅.新课程下阅读教学的初探[J].才智,2015(21).
-
10冯琨.浅谈高校网络化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9(6):319-319.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