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06年第1期49-50,共2页
Tillage and Cultivation
同被引文献16
-
1张忠俊,任凤清,孙修敏.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及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7(11):9-9. 被引量:6
-
2张红林.淮北地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217-217. 被引量:3
-
3郭泰,齐宁,刘忠堂,胡喜平,王志新.大豆新品种合丰38号的选育[J].大豆通报,1998(4):24-24. 被引量:27
-
4杨春燕,姚利波,刘兵强,张孟臣.国内外大豆品质育种研究方法与最新进展[J].华北农学报,2009,24(B08):75-78. 被引量:38
-
5宋长江.浅谈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大豆生产技术[J].大豆科技,2010(2):55-57. 被引量:3
-
6滕喜利.克东县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科技风,2011(11):18-18. 被引量:3
-
7于跃洋.大豆密植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8):10-10. 被引量:3
-
8张美容.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及重迎茬大豆高产新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5(4):11-12. 被引量:1
-
9张安宏,王美玲,丁海龙,孙凤荣,胡淑艳.大豆新品种九研2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20,0(1):262-263. 被引量:5
-
10陈彧.中国大豆自给率与大豆供给率研究[J].统计与决策,2020(6):63-67. 被引量:8
-
1孔雪松,聂晶,马建国,赵云彩.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化农业,2006(7):4-4.
-
2王梓贞,谭淑玲,宋玉虹,杨荣斌.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大豆品种(系)粒重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化农业,2010(9):49-51. 被引量:1
-
3杨广东,胡尊艳,刘玲玲,陈林祺.高寒地区不同氮肥水平对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6):43-45. 被引量:5
-
4赵咏.大豆45cm垄上双条栽培抗旱又增产[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6):4-4. 被引量:1
-
5蔡辉,谭淑玲,张玉艳.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大麻高产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4):163-164. 被引量:1
-
6刘晓晶.极早熟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1):15-15. 被引量:1
-
7元锡田,唐桂春.黑龙江省北部农村地区大豆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农村(黑龙江),2014(8):346-346.
-
8张习文.黑龙江省北部地区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耕作与栽培,2015,35(6):57-58. 被引量:1
-
9邱继业,徐玉花,王强,宋丽双.黑龙江省北部地区高油大豆品种(系)开发利用[J].现代化农业,2003(3):13-13.
-
10陶冬妍,吴秋华,王茹玉,马雪.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大豆霜霉病防治技术[J].种子世界,2014(3):4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