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走向生命和谐——道德教育与生命的摩擦辨析 被引量:1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和谐是一种境界。道德教育指向人的生命,达到与人的生命的和谐是道德教育至高的境界。审照现实,我们发现道德教育与生命的磨擦依然清晰可闻:或用道德排斥生命,或用生命排斥道德。两种摩擦方向虽然南辕北辙,但根源却是相同的:对生命与道德关系的曲解。道德与生命并不矛盾,因为道德是生命的花朵、是生命的自觉,能够赋予生命以意义。虽然道德与生命之间“和谐之中有磨擦”,但道德教育中的摩擦则多源于错误观念。道德教育要走向内在的和谐,即与生命的和谐,就必须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由排斥生命走向对生命的呵护与激发。
作者 高德胜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22,共7页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2003年度重大研究项目(02JAZJD880011)阶段性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万俊人为靳风林.《死,而后生—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生存伦理》一书所做的序言《生死有结无了时》,人民出版社,2005年.
  • 2邱仁宗.论“人”的概念──生命伦理学的视角[J].哲学研究,1998(9):26-35. 被引量:30
  • 3粱漱溟.人心与人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 4张岱年.生命与道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2(5):31-33. 被引量:41
  • 5[美]罗尔斯 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 6[法]勒维纳斯.上帝·死亡和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97.
  • 7[美]克劳斯·德纳[M].享用道德—对价值的自然渴望,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 8[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 9杨国荣.理性与价值[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 10孔子.论语·卫子[M].

二级参考文献9

  • 1[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3.
  • 2[法]卢梭·爱弥尔(上册)[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56.
  • 3[法]卢梭·受弥尔(下册)[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17.
  • 4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5,737-738,755.
  • 5[法]居友.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概念[M].余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201,77.
  • 6[波兰]拉科拉柯夫新基.析格森[M].牟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05.
  • 7郝克明.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391.
  • 8[法]昂利·柏格森.创造世化论[M].肖聿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41.
  • 9Thomas Nagel. Brain bisection and the unity of consciousness[J] 1971,Synthese(3-4):396~413

共引文献736

同被引文献87

引证文献15

二级引证文献3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