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些学者以马克思的“人的一般本性”为依据,在文学评价中提倡“人性”的标准,殊不知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而预设的理论前提,它不是一个现实的尺度,而是一个理想的尺度。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产生于阶级社会中的文学,容易导致对文学社会内容的否定和对作品自身价值的偏离。事实上,美的文学在反映人间的不公、不平的时候,无不表达了对美好人生和美好人性的热烈追求;它虽然不具有普世的价值,但无不表达了一种普世情怀。若要对文学作品做出客观而有效的评价,我们必须分清这两个概念。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16,共12页
Literary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