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检察官》
2006年第2期3-5,共3页
The Chinese Procurators
同被引文献31
-
1陈永生.论检察官的客观义务[J].人民检察,2001(9):11-14. 被引量:24
-
2谢佑平,万毅.检察官当事人化与客观公正义务——对我国检察制度改革的一点反思[J].人民检察,2002(5):16-17. 被引量:30
-
3宋英辉,陈永生.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检察机关之比较[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8,6(3):60-67. 被引量:55
-
4张文显.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治[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5(2):5-11. 被引量:48
-
5石少侠.论我国检察权的性质——定位于法律监督权的检察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11(3):83-93. 被引量:100
-
6贾春旺.加强理论研究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理论体系[J].求是,2005(13):8-11. 被引量:7
-
7宋聚荣,宋燕敏.公平正义价值观的司法解读[J].法学论坛,2005,20(6):63-72. 被引量:7
-
8高铭暄,张杰.刑法学视野中被害人问题探讨[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1):11-16. 被引量:83
-
9徐荣生.中国检察权及其权力配置[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14(1):3-9. 被引量:7
-
10马静华,罗宁.西方刑事和解制度考略[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6,20(1):66-72. 被引量:77
二级引证文献28
-
1甄贞.建构刑事和解制度的基本思路[J].政法论坛,2008,26(6):43-49. 被引量:12
-
2汤维建.论民事诉讼中检察官的客观义务(上)[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17(1):86-90. 被引量:9
-
3吴建雄.强化法律监督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8(6):103-107.
-
4胡常龙.证据法学视域中的检察官客观义务[J].政法论坛,2009,27(2):139-148. 被引量:11
-
5汤维建.论民事诉讼中检察官的客观义务(下)[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17(2):68-76. 被引量:3
-
6赵石麟.公安刑事和解的正当性及其规制[J].公安研究,2009(5):38-44. 被引量:13
-
7李国庆,马蓉.论我国检察权性质及权能的重新界定[J].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1):163-163.
-
8吕赵龙,易志斌.检务保障的法理分析与法律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9(6):74-77. 被引量:3
-
9赵松.论现阶段我国检察监督权的优化配置[J].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35):153-154. 被引量:1
-
10樊玉见.检察视野下的刑事和解制度价值分析[J].学理论,2010(22):119-120. 被引量:1
-
1贺恒扬,张飞.论职务犯罪不起诉裁量权的合理控制[J].人民检察,2007(01X):19-22. 被引量:3
-
2陈宇清.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检察官客观性义务的确立——以北京城管被杀案为视角[J].法治论坛,2007(4):190-198. 被引量:2
-
3周明洪,余大伟.“人本法律观”视域下的检察权人民性审视[J].中国检察官,2012(13):11-14.
-
4王建国,谷耿耿.论检察监督客观义务履行的制度完善[J].学习论坛,2016,32(9):67-70.
-
5陈富.公诉权之侦查权能及其实践初探——以检察官客观性义务为视角[J].法制与经济,2010,19(16):8-9. 被引量:1
-
6刘继春.从权力运行的角度论公诉工作如何有效实现惩治犯罪、保障人权两大价值目标[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4):90-95.
-
7万春.死刑复核法律监督制度研究[J].中国法学,2008(3):3-26. 被引量:28
-
8林强.审查逮捕程序诉讼化改革的现实路径[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0(33):130-131. 被引量:2
-
9刘国庆.论检察官结束辩论中的不当行为[J].法治论坛,2012(3):308-322.
-
10刘国庆.从心理偏见审视刑事冤案成因——以柏拉图“洞穴之喻”为视角[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5,2(1):78-88. 被引量: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