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及我国的选择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是国外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类型之一。文章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三种模式入手,分析各种模式的特点,并在我国的环境背景下分析其优缺点,最终对我国MBS的模式选择提出建议。
作者
张辉
王冀宁
许茂伟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现代管理科学》
2006年第5期107-108,共2页
Modern Management Science
基金
200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编号:05BJY003)。
关键词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
真实出售
破产隔离
分类号
F831.5 [经济管理—金融学]
F832.5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霍英杰.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对策研究[J]
.中国房地产,2005(6):42-43.
被引量:15
2
沈继奔,张岩.
国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及其启示[J]
.中国投资(中英文),2005(6):101-104.
被引量:7
3
中国建设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课题组.
赴美国、加拿大、香港考察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报告[J]
.中国房地产金融,2000(1):43-46.
被引量:14
4
WILLIAM W.BARTLITT.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New York: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4.
共引文献
33
1
张艳华,郭金侠.
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警示[J]
.消费导刊,2008,0(20):106-106.
被引量:4
2
林铭.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分析[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2):30-33.
被引量:1
3
王坤,王勤.
试论不动产证券化之结构[J]
.前沿,2005(8):163-165.
被引量:1
4
潘庆华.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效应分析及流程设计[J]
.建筑经济,2005,26(8):54-58.
5
邢嘉倚.
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原因及给我国发展资产证券化带来的启示[J]
.中国商界,2008(12):8-9.
被引量:1
6
胡三宁.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
.天津商学院学报,2005,25(6):21-25.
被引量:1
7
何振才.
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问题研究[J]
.建筑经济,2006,27(3):78-83.
被引量:2
8
刘明政.
对我国现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探讨[J]
.市场论坛,2006(9):81-83.
被引量:3
9
成蕴琳.
浅析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J]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0(1):16-19.
10
阙立红.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及对策分析[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7(4):49-50.
同被引文献
8
1
刘文勇.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商业银行作为发起人的动因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06(2):59-61.
被引量:2
2
武洪玲.
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及其防范[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34-35.
被引量:6
3
霍英杰.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对策研究[J]
.中国房地产,2005(6):42-43.
被引量:15
4
何振才.
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问题研究[J]
.建筑经济,2006,27(3):78-83.
被引量:2
5
姚秋.
住房贷款偿付风险与证券化分析[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4):103-104.
被引量:1
6
王军武,田莹.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SPV模式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28(4):129-131.
被引量:2
7
付敏.
我国资产证券化问题讨论综述[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26(4):75-79.
被引量:40
8
张长全,杨红伟,贾将贤.
我国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模式研究[J]
.学术界,2010(7):66-74.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2
1
包哲哲.
我国商业银行实行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的意义探讨[J]
.经济师,2007(7):264-265.
2
朱音捷.
浅谈资产证券化中的信用增级[J]
.经济视角(中),2011(9):142-143.
1
刘攀.
美国加息对他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及我国的选择[J]
.西南金融,2000(11):58-59.
2
冯文丽,林宝清.
美日两国农业保险模式的比较及我国的选择[J]
.中国金融,2002(12):46-48.
被引量:18
3
唐勇.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模式比较与我国的选择[J]
.金融科学,2001(3):38-39.
被引量:5
4
李维安,曹廷求.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模式与我国的选择[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42-50.
被引量:159
5
聂晶,石彦方.
股指期货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选择[J]
.银行与经济,2003(7):19-21.
6
刘茂平.
国际低碳金融的发展现状及我国的选择[J]
.海南金融,2010(11):18-21.
被引量:14
7
王志宇.
浅谈分业监管与混业监管的利弊及我国的选择[J]
.银行与经济,2002(5):39-39.
8
戴罗仙.
金融业参与房地产业的方式及其在我国的选择[J]
.投资与信用研究,1992(12):25-26.
9
路妍.
论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方向[J]
.财经问题研究,2000(4):31-34.
被引量:4
10
胡晓萍,廖从容.
离岸金融市场各种模式及我国的选择[J]
.财经理论与实践,1997,18(6):36-39.
被引量:1
现代管理科学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