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太原科技》
2006年第3期14-14,共1页
Taiy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18
-
1仝芳妍,邓心安.生物经济时代特征及其对未来农业的影响[J].科技导报,2005,23(4):56-59. 被引量:6
-
2李十中.生物质工程前沿领域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2005,23(5):9-11. 被引量:14
-
3刘湘峰,姚庆筱,邓心安.生物经济时代与农业功能的演变[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5,49(1):10-13. 被引量:3
-
4孙永明,李国学,张夫道,施晨璐,孙振钧.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现状与发展战略[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8):169-173. 被引量:350
-
5唐远.应对能源危机生物质能技术发展恰逢其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9):28-32. 被引量:1
-
6杜金沛.新产业革命挑战:生物经济时代的来临[J].经济前沿,2005(10):50-53. 被引量:1
-
7朱效民.现代生物技术走进新时代[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5(11):59-61. 被引量:1
-
8郭铁民,蔡勇志.生物产业发展应走产业融合道路[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2):24-28. 被引量:2
-
9张淑芬,杨锦宗.生物质精细化学品的发展机遇[J].现代化工,2006,26(4):1-5. 被引量:10
-
10李荣刚,陈新和,吴昊.发展生物质经济 促进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1):18-22.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15
-
1袁振宏,罗文,吕鹏梅,王忠铭,李惠文.生物质能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化工进展,2009,28(10):1687-1692. 被引量:60
-
2戈玮玮,张曾,郭薇.水预水解提取半纤维素对碱法桉木浆H_2O_2漂白的影响[J].中国造纸学报,2010,25(1):14-17. 被引量:3
-
3马敬昆,蒋庆哲,宋昭峥,柯明,王瑾瑜.我国石油替代燃料发展研究[J].现代化工,2010,30(6):6-11. 被引量:3
-
4王晓明,唐兰,赵黛青,郝海青,王欢,王云鹤,朱赤晖.中国生物质资源潜在可利用量评估[J].三峡环境与生态,2010,3(5):38-42. 被引量:19
-
5陈琼娣,罗立国,余翔,邱红.生物质发电领域的专利信息分析——基于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4):107-110. 被引量:2
-
6罗立国,余翔,陈琼娣.专利信息分析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应用——以生物质发电技术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8):85-89. 被引量:1
-
7冯晨辉,沈力成.中国生物质能产业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前景[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1(4):9-12. 被引量:5
-
8张德成,万勇,敖先权,陈前林,曹阳,谢燕,罗焕虎.酒糟焦与无烟煤焦共气化特性的研究[J].能源化工,2016,37(2):7-11. 被引量:1
-
9孟守卫.农业生物质能多联生产模式在生态园区的效益分析--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J].现代商业,2018(23):94-99.
-
10朱雁军,薛俊杰,王晓东,刘长瑞,吕海洋,甄宗剑,胡笑颖,董长青,张俊姣.玉米秸及玉米芯的燃烧动力学参数分段研究[J].新型工业化,2019,9(11):99-104.
-
1科技要有个大发展[J].技术与市场,1995,0(5):1-1.
-
2中国软件技术进入非洲市场[J].对外经贸统计,2010(2).
-
3“十一五规划”生物技术进入新机遇期[J].医药化工,2006(3):46-47.
-
4夏华(编译).OECD:关于全球2030年生物经济政策[J].生物技术世界,2009(4):59-60. 被引量:1
-
5阡陌,李也松,维之,张彦伟,融冰,王素莉.博览之窗[J].党史博览,2014(2):28-29.
-
6杨军亮,王作江.为科学技术进入经济“架设桥梁”[J].东北科技,1991(2):26-26.
-
7吴晓晖.哺乳动物PB转座因子研究[J].生命科学,2007,19(2):114-116. 被引量:5
-
8李福兴.韩国科学技术一瞥[J].国际展望,1996(4):27-30.
-
9王海涛,吴乐山.融合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8,32(6):594-597. 被引量:1
-
10火炬计划[J].科技导报,2010,28(15):127-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