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实践中寻找重建文学理论的逻辑起点
被引量:5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21,共7页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共引文献1447
-
1张永清.“审美特性”的凸显——“恢复与反思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35(5):136-146. 被引量:8
-
2季念,季水河.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建构与发展[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3,26(2):13-32.
-
3吴克峰.从“实事求是”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历程[J].天津社会科学,2004(4):64-66. 被引量:2
-
4李文阁.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
5狄其骢,谭好哲.艺术哲学的革命——论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学的体系特征和审美理想[J].文学评论,1991(3):48-55. 被引量:5
-
6夏之放.文学本性界说[J].社会科学战线,1990(3):299-307.
-
7吴献成,刘纯,王洪浪.人的行为终极目标焉存探析[J].求索,2004(7):153-155. 被引量:2
-
8于海量.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论[J].求索,2004(7):159-161. 被引量:2
-
9张守民.唯物辩证法是我们时代真正的智慧[J].高校理论战线,2004(7):28-34. 被引量:1
-
10李恒瑞.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邓小平理论体系[J].学术研究,2004(8):5-10.
同被引文献31
-
1吴东.浅论加强高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25(4):139-141. 被引量:2
-
2吴兆民.从文学实践中来 到文学实践中去——对大学《文学理论》课程的教改探索[J].黄山学院学报,2001,0(1):96-99. 被引量:4
-
3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J].求是,2002(2):45-48. 被引量:16
-
4蓝德曼.哲学人类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
5周来祥先生2007年12月4日于中国传媒大学所作《和谐美学与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讲座的笔记.
-
6刘叔成,等.美学原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
7吕荧.文艺与美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8聂振斌.百年美学的回顾与反思[M]//蒲震元,等.美学前沿.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39.
-
9王寅.白先勇倾情昆曲牡丹亭[OL].(2007-09-08)http/www.sz.chinanews.com.cn.
-
10齐爱云.看昆曲青春版《牡丹亭》[OL].(2007-09-18)blog.sina.com.cn/qayshrn.
-
1高楠.现实主义淡出当下文论的体系性思考[J].文学评论,2013(1):153-162. 被引量:3
-
2段吉方.本土话语的紧张与回到原典的挑战——关于“审美意识形态”的论争[J].文艺争鸣,2009(9):70-75. 被引量:3
-
3肖言.由博返约 抓住文学原理的根——评董学文、张永刚新著《文学原理》[J].益阳师专学报,2001,22(5):123-123.
-
4《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5):200-200.
-
5本刊稿约[J].中州大学学报,1999,16(1):97-97.
-
6《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9(4):200-200. 被引量:1
-
7“欧美左翼文论与中国道路”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6).
-
8西尔维娅.西姆索娃,肖力.比较图书馆学:一门理论学科[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0,8(1):51-57. 被引量:4
-
9《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2(3):220-220.
-
10《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6(1):200-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