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视觉媒介与女性形象——中国当代影视女星青春形象的历史渐变
被引量:7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6-110,共5页
参考文献6
-
1路文彬.《历史想像的现实诉求》第一章第三节[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
-
2[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页.
-
3[法]乔治·巴塔耶.《色情史》,第93—94页,刘晖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
4光华.《“雄化”与“雌化”》[J].大众电影,1984,(4).
-
5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第124页,高口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
6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共引文献25
-
1李仁臣,曾庆香,高世屹.论新闻图像与受众的对话[J].新闻大学,2006(1):79-85. 被引量:5
-
2赵静蓉.文学教学中的多媒体意义研究[J].教育评论,2006(2):57-59. 被引量:5
-
3陈丽平.“公共领域”在传媒时代存在的可能性[J].当代传播,2006(4):34-37. 被引量:9
-
4唐魁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媒介主义[J].学海,2006(5):47-51. 被引量:3
-
5李金莲.女性、污秽与象征:宗教人类学视野中的月经禁忌[J].宗教学研究,2006(3):152-159. 被引量:14
-
6马大康.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的文化生态[J].文艺争鸣,2007(7):17-23. 被引量:9
-
7戴永翔.现代氛围中的政治技术和政治技术化[J].政治学研究,2007(2):120-126. 被引量:5
-
8崇秀全.摄影的意义——论苏珊·桑塔格摄影思想[J].文艺争鸣,2007(10):171-173. 被引量:1
-
9张念.性别迷宫里的色情叙事[J].南方文坛,2007(6):37-42. 被引量:1
-
10李晓洁.新闻摄影的智慧及其命名[J].新闻大学,2008(1):112-11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45
-
1许经勇.我国农村经济结构演变与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J].浙江社会科学,1999(3):42-46. 被引量:14
-
2陈晓明.最后的仪式——“先锋派”的历史及其评估[J].文学评论,1991(5):128-141. 被引量:50
-
3季进,余夏云.“我并不尖锐,只是更坦率”——顾彬教授访谈录[J].书城,2011(7):28-39. 被引量:7
-
4雷达.雷达专栏:长篇小说笔记之十七——李佩甫《城的灯》 李科烈《山外还是山》[J].小说评论,2003(3):4-7. 被引量:16
-
5郭旭胜,姚新勇.被遮蔽的“风景”——转型期文学中农村女性生存困境的揭示[J].湖南社会科学,2005(1):154-160. 被引量:4
-
6严海蓉.虚空的农村和空虚的主体[J].读书,2005(7):74-83. 被引量:128
-
7肖鹰.青春审美文化论——电子时代的“青春”消费[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20(4):58-65. 被引量:14
-
8王艳.表征变迁、大众传播与改写中的刻板印象——以媒介对高校教师的报道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29(3):125-127. 被引量:16
-
9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
10布尔迪厄著.《关于电视》[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版.第87页,第71页,第70页,第14页,第44页,第65页,第62、87页.
引证文献7
-
1逄增玉,苏奎.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叙事[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1):110-117. 被引量:8
-
2路文彬.试论“年轻主义”于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形成[J].文学评论,2008(4):175-179. 被引量:4
-
3苏奎.女性“城市外来者”形象研究[J].当代文坛,2010(4):75-77.
-
4于文秀.物化时代的文学生存——“70后”、“80后”作家评析[J].文艺研究,2014(2):34-42. 被引量:6
-
5杨鹏.探析导演徐静蕾电影作品中关于女性主义形象的建构[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24):174-175.
-
6路文彬.男性主义时代的女性迷途[J].兰州学刊,2018,0(4):38-46. 被引量:2
-
7刘军茹.创伤记忆、家庭空间、自我救赎——论蒋韵《你好,安娜》的女性书写[J].枣庄学院学报,2022,39(1):7-13.
二级引证文献20
-
1刘渝霞.一个难以割舍的城市情结——谈李铁的中篇小说《城市里的一棵庄稼》[J].山花(下半月),2009(9):132-133.
-
2马平川.疼痛与抚摸:回归日常生活的现场——评贾平凹长篇小说《高兴》[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5):36-39. 被引量:2
-
3任继凯.现代性的另类思考——现当代小说中的农民进城[J].丝绸之路,2013(18):59-62.
-
4于文秀.物化时代的文学生存——“70后”、“80后”作家评析[J].文艺研究,2014(2):34-42. 被引量:6
-
5刘渝霞.打工文学的承继性探微[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6(3):68-70.
-
6张丽军.百年中国农民城市梦的审美嬗变[J].当代作家评论,2014(6):25-31. 被引量:2
-
7路文彬.论美德话语于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遏抑[J].中国文学研究,2015(4):99-104.
-
8郭名华.青春活力与主题活跃——2014-2015年文学研究热点综述[J].西部学刊,2015(10):25-31.
-
9司娟.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叙事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1(6X):187-187.
-
10赵耀.失“根”者在新时期文学视野中的形象变迁[J].青年文学家,2011,0(20):221-221.
-
1顾育豹.《霓虹灯下的哨兵》问世记[J].戏剧之家,2005(1):64-64.
-
2徐忠友.王安忆,在意是文学[J].老年人,2014(5):16-17.
-
3张镛.《霓虹灯下的哨兵》成稿于苏州[J].苏州杂志,2006,0(5):91-92.
-
4汤晨光.农村对城市的较量——在张同志与陈喜的背后[J].中国文学研究,2004(2):72-74.
-
5凸凹.什么是生活的逻辑[J].青年博览,2014(13):41-41.
-
6顾育豹.“毒草”突变反腐经典剧内情揭秘[J].党史文苑,2005(5):53-53.
-
7吴晓东.翻拍剧成了自娱自乐模仿秀[J].党建文汇(下半月),2009(11):43-43.
-
8凌菁,梁瑛.网络媒介与女性福音[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24(2):82-85. 被引量:2
-
9沈飞德.编余琐谈[J].世纪,2014(1):80-80.
-
10王亚平,徐刚.“街道”的美学与政治学——《霓虹灯下的哨兵》与“城市行走”[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5):5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