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云南少数民族与茶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简述云南茶树种植的起源和少数民族饮茶习俗,概括少数民族茶文化的特征和内涵。
作者
昌建纳
机构地区
云南大学图书馆
出处
《茶业通报》
2006年第2期91-93,共3页
Journal of Tea Business
关键词
茶
少数民族
民俗文化
云南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7
1
赵腊林 等.达古达楞格莱标[J].山茶,1981,(2):48-53.
2
西双版纳州政府.中国普洱茶[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5,50
3
刀正明.
云南傣族的饮茶风俗[J]
.农业考古,2003(4):117-118.
被引量:2
4
道光普洱府志·卷之八
5
陈椽.茶叶通史[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22—39
6
陈椽 等.中国云南是茶树原产地[J].中国农业科学,1979,(1):91-96.
7
李光涛,何强思,何仕华.
云南澜沧县芒景、景迈栽培型古茶林略考[J]
.农业考古,1997(2):211-213.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7
1
黄季力.
关于科学技术史上的几个问题[J]
.史学月刊,1988(6):3-7.
2
张雁南.
唐代商品经济与消费结构关系探析[J]
.思想战线,2007,33(4):137-138.
被引量:5
3
张雁南.
唐代消费结构优化趋势及其实现途径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2):89-94.
被引量:1
4
昌建纳.
云南少数民族与茶[J]
.农业考古,2011(5):335-337.
5
肖坤冰.
贵州久安古茶树探源及研究意义——从历史人类学视角解读[J]
.茶叶通讯,2013,40(3):30-34.
被引量:4
6
宋时磊.
中国台湾茶叶国际贸易及其茶文化的历史变迁[J]
.台湾农业探索,2015(1):6-13.
被引量:5
7
李旭.
德昂族传统龙阳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4,30(5):9-1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1
1
尹霖霞,张育勤.
近代普洱茶在西南地区的传播[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8(3):108-109.
被引量:4
2
谢本书.
普洱茶文化与云南社会经济[J]
.农业考古,1993(4):71-73.
被引量:1
3
黄桂枢.
云南普洱茶史与茶文化略考[J]
.农业考古,1992(2):184-190.
被引量:6
4
云梅.
我国少数民族的茶文化[J]
.现代养生,2007(1):51-51.
被引量:2
5
钟萝.茶叶品质理化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76-477.
6
户刘又次.作物生理讲座[M].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204-205.
7
宋圃菊.饮食与胃癌的病因[J].北京医学院学报,1978,1:52-60.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的测定,GB/T15401-94(1994).
9
WHO: Nitrates, Nitrites and N-nitroso Coumpounds, Environmental Health Criteria, 1977 : 5.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GB15198-94(1994).
引证文献
3
1
禹利君,史云峰,肖海云,张慧,黄清平,陈诗文,刘仲华.
茶叶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J]
.茶叶,2008,34(2):78-82.
被引量:5
2
马祯.
百年普洱茶研究回顾——学术视野中的普洱茶意义变迁[J]
.学术探索,2015(11):116-122.
被引量:4
3
肖秀丹,黄友谊,钟家成,黄延政.
HPLC对酸茶中儿茶素及游离氨基酸组分含量的测定[J]
.湖北农业科学,2018,57(9):92-9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谢红梅,杨欣.
饮用茶水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动态变化特征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315-17317.
被引量:5
2
刘聪,张文杰,黄友谊.
一种泡制型酸茶加工方法的研究[J]
.云南科技管理,2014,27(1):70-72.
被引量:1
3
李咏梅,龚元.
独山“素臭酸”中亚硝酸盐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J]
.中国调味品,2016,41(4):38-41.
被引量:1
4
任翠娟,潘杰,陈秀玲,周家爽,姜金仲.
酿酸茶酿制过程中生化成分变化趋势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10):1749-1754.
被引量:2
5
吉莉莉,王卫,张佳敏,白婷,王志华,李俊霞.
自控风干和添加发酵剂对缠丝兔理化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7,38(2):200-204.
被引量:13
6
王舫,保虎.
文化自信与民族地区乡村产业振兴——以曼夕布朗族茶业复兴实践为例[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3):111-118.
被引量:16
7
黄冈霭.
生态视野下的普洱茶——近五年普洱茶产业研究综述[J]
.南方论刊,2021(1):19-22.
8
江新凤,李琛,石旭平,蔡翔,岳翠男,李文金,杨普香.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金菊”茶中儿茶素和氨基酸组分含量的测定[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5):172-176.
被引量:14
9
宁静,李健权,刘本英,郑红发,卢凤美,陈雷,刘振,叶升涛,黄浩,杨培迪,伍岗,杨阳.
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发花前后主要风味成分的变化研究[J]
.茶叶科学,2021,41(2):213-227.
被引量:13
10
史靖昱.
普洱茶的起源、发展与兴盛[J]
.中国茶叶,2021,43(8):72-76.
1
冯敏,李锦.
中国少数民族茶文化论要[J]
.贵州民族研究,1996,16(1):112-124.
被引量:2
2
张洁.
舟山长白岛民俗文化探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6):206-207.
3
Our own reporter.
研究稻作文化的一次盛会──第二届中日民俗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
.楚雄师专学报,2001,16(1):47-48.
4
孙红玲,高振宏,王淑琴,王建民.
银川市兴庆区“农家乐”发展现状及对策[J]
.宁夏农林科技,2009,50(6):131-132.
5
许军,李刚.
云南少数民族县畜牧业信息服务探析[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27(4):1-2.
6
蔡世保.
壮族及傣族饮茶习俗探讨[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2):177-178.
被引量:1
7
罗建奇.
浅谈红色在中西方跨文化领域中的多种象征[J]
.时代文学,2010,0(3):170-171.
被引量:1
8
夏目昭.
用节气了解一个年[J]
.少先队小干部(悦读),2016,0(4):48-48.
9
衷敬峰.
万安现代农业发展渐至佳境[J]
.江西农业,2017,0(3):32-33.
10
赵长华.
“茶禅一体”的文化境界[J]
.探索与争鸣,1997(6):43-44.
被引量:1
茶业通报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