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北沿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辽宁省庄河市为例
被引量:2
出处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6年第6期26-29,共4页
Chinese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同被引文献49
-
1关凤峻.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的定量分析[J].资源科学,2004,26(4):24-27. 被引量:24
-
2谢高地,鲁春霞,成升魁,郑度.中国的生态空间占用研究[J].资源科学,2001,23(6):20-23. 被引量:158
-
3胡小平.实施全球资源战略 保障资源供应安全[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1,14(8):4-6. 被引量:4
-
4成升魁,闵庆文,闫丽珍.从静态的断面分析到动态的过程评价——兼论资源流动的研究内容与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3):407-414. 被引量:48
-
5董锁成,刘桂环,李岱,李荣生,郎一环.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甘肃省陇西县为例[J].资源科学,2005,27(4):82-88. 被引量:16
-
6韦素琼,陈健飞.闽台建设用地变化与工业化耦合的对比分析[J].地理研究,2006,25(1):87-95. 被引量:31
-
7何贤杰,吴初国,刘增洁,盛昌明,胡小平.石油安全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2):245-251. 被引量:26
-
8胡小平,陈甲斌.铁矿资源后备基地选择与建设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26(4):1-4. 被引量:9
-
9薛东前,闫萍.西安市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关联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6):17-23. 被引量:8
-
10封志明,刘登伟.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其水资源承载力[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5):689-699. 被引量:152
-
1庞锡钧.实事求是 真抓实干 全力投入西部大开发[J].经济问题探索,2000(5):4-5.
-
2徐剑,孙东旭.关于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规划研究[J].全国商情,2009(1):13-14. 被引量:2
-
3杨继涛.以信息化推动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发展[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版),2008(9):38-39. 被引量:1
-
4程正明,马得成.广临产业化长廊开发建设规划[J].发展,1999,0(2):30-31.
-
5哲路.让未来属于蔚蓝——推进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纳入国家战略[J].今日辽宁,2008,0(2):14-21.
-
6陈乃举,单丹兵.黄渤海畔起宏图——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巡礼[J].共产党员,2006(12):8-13. 被引量:3
-
7彭菲.浅谈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和战略意义[J].现代经济信息,2014,0(7X):400-400.
-
8曾陈.正在崛起的环渤海经济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5,0(4):25-25.
-
9梁启东,刁秀华.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纵横,2009(8):54-56. 被引量:1
-
10张江平.发展中的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中),2009(2):39-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