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4-179,共6页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参考文献10
1 Fauconnier, Gilles. 1994[1985]. Mental Spa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Fauconnier, Gilles.1997. 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Fauconnier, Gilles.2001.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analogy. In Dedre Gentnet, Keith Holyoak, and Boicho Kodinov,eds., The Analogical Mind: Perspectives from Cognitive Scienc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Pp. 255 -86.
4 Fauconnier, Gilles and Mark Turner. 2002. 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 New York: Basic Books.
5 陈道明.隐喻与翻译——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理论研究的启示[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9):40-43. 被引量:77
6 林书武.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J] .外国语,2002,25(1):38-45. 被引量:206
7 孟霞.概念整合理论评介[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2(4):4-6. 被引量:32
8 余渭深,董平荣.合成空间与中国古典诗词意象[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4-6. 被引量:73
9 王德春,张辉.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J] .外语研究,2001,18(3):1-10. 被引量:83
10 王文斌.概念合成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回顾与思考[J] .外语研究,2004,21(1):6-12. 被引量:201
二级参考文献99
1 张辉,祝良.认知语言学概述[J] .外语研究,1999(2):17-22. 被引量:31
2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 .当代语言学,1999,1(1):3-15. 被引量:728
3 郭建中.中国翻译界十年(1987──1997):回顾与展望[J] .外国语,1999,22(6):53-60. 被引量:45
4 陈道明.翻译中的“部分功能对等”与“功能相似”[J] .外国语,1999,22(4):63-68. 被引量:33
5 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4):7-15. 被引量:515
6 文旭.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J] .外国语,1999,22(1):35-41. 被引量:191
7 张伯江.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J] .中国语文,1999(3):175-184. 被引量:436
8 束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J] .外国语,1998,21(6):11-20. 被引量:336
9 王松亭.隐喻和言语行为[J] .外语学刊,1998(4):44-48. 被引量:9
10 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25(1):2-8. 被引量:741
共引文献630
1 丁依人.韩中翻译中隐喻的认知翻译策略——以韩国总统文在寅2019年涉及东盟与中日韩(10+3)国家的公开演讲为中心[J] .亚非研究,2021(1):38-53.
2 彭佳.从认知语言学视角解析——2022年网络流行语的隐喻汉英翻译[J] .汉字文化,2023(20):160-162. 被引量:1
3 高俊杰.概念合成理论下李清照的古诗词情感隐喻研究[J] .汉字文化,2023(4):77-79. 被引量:1
4 蔡婷婷.“脸”的隐喻研究——基于“脸”的汉英语料库对比[J] .汉字文化,2022(12):147-150.
5 赵亚玲.英汉隐喻跨文化对比研究[J] .宜宾学院学报,2007,7(8):87-89. 被引量:8
6 毛智慧.英汉表量结构中物量词的隐喻构建机制[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1(1):42-46. 被引量:12
7 李磊.概念整合视角下的翻译认知机制[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12):217-218. 被引量:6
8 于复玲.概念合成理论与言语行为转喻[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S2):273-276. 被引量:1
9 李慧艳.论概念隐喻、整合理论与隐喻推理[J] .文教资料,2008(12):37-40. 被引量:3
10 刘珊珊.隐喻的认知及基本翻译策略[J] .文教资料,2008(26):53-56.
同被引文献258
1 董桂荣,冯奇.从概念整合的角度看翻译创造的合理性[J] .上海翻译,2005(S1):33-36. 被引量:36
2 宋苏玲.合成空间理论对语篇连贯解读的解释意义[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5):18-20. 被引量:11
3 郑浩.浅议概念整合对《红楼梦》文学翻译的影响[J] .作家,2009(2):220-221. 被引量:1
4 王琦.用概念整合理论解析奥巴马胜选演说辞中的隐喻[J] .作家,2009(8):166-167. 被引量:2
5 赵冬生.概念整合理论观照下的隐喻认知阐释[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6):224-228. 被引量:7
6 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4):7-15. 被引量:515
7 郭锐.语文词典的词性标注问题[J] .中国语文,1999(2):150-158. 被引量:45
8 束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J] .外国语,1998,21(6):11-20. 被引量:336
9 池昌海.相声“包袱”构拟与语用“合作原则”偏离[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28(2):78-81. 被引量:18
10 吴冰.厄内斯特·海明威其人[J] .外国文学,1994(5):3-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31
1 郑浩,高民贵,杜俊杰.概念整合理论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S1):156-157. 被引量:4
2 王红.概念整合域下的英语新闻标题解读[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323-324. 被引量:2
3 周世清,孙毅.概念整合理论视阈中隐喻机制的翻译策略探讨——以《围城》为基点[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2):90-94. 被引量:5
4 周树江.概念合成理论对名动转用结构修辞效果的阐释[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5(3):28-30. 被引量:4
5 郑浩.翻译策略之第五空间概念整合[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8(4):49-51. 被引量:1
6 郑浩,毕鹏晖.浅议广告语言的概念整合模式[J] .商场现代化,2009(1):191-193. 被引量:2
7 罗胜杰,张从益.合成空间理论对仿拟的阐释力[J] .外语教学,2009,30(1):49-52. 被引量:12
8 袁红梅.从概念整合理论看新奇爱情隐喻[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15-118. 被引量:5
9 罗胜杰.广告仿拟的认知研究[J] .外语学刊,2010(1):52-56. 被引量:21
10 潘冬.概念合成理论对会话含意的阐释力[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5(7):68-7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01
1 金婧华.概念整合理论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思考[J] .现代英语,2021(12):43-45. 被引量:1
2 高新华,辛全民.名动转类词的修辞阐释与翻译[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26(3):112-115.
3 罗胜杰.仿拟在英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1):87-91. 被引量:1
4 沈兆文.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翻译过程分析[J] .滨州学院学报,2010,26(1):103-106. 被引量:2
5 张运桥.概念合成理论对字谜的认知与解读[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10(2):134-136. 被引量:3
6 陈飞.汉英N+N复合名词的概念合成[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4):58-63.
7 石明星,董剑桥.广告隐喻劝说功能的认知研究[J] .科教文汇,2010(28):64-66. 被引量:1
8 陈巧云.概念整合理论与翻译[J] .科技信息,2010(24):178-178.
9 徐剑英,易明珍.概念合成视野下的名词动用意象整合美[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18-219.
10 张希静,董广才.从概念整合的角度看商务英语中模糊语言的应用[J] .考试周刊,2011(13):119-120.
1 王红旗.《语言学概论》难点解析[J] .自考.职教.成教,2001(15):24-26.
2 李晓娟,吴雪萍.论功能翻译理论[J]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5,19(3):94-95.
3 扈明丽.德国的功能主义理论与翻译教学[J] .交通高教研究,2004(5):77-78. 被引量:4
4 劳陇.望文生义——试谈深层结构分析与翻译[J] .外国语,1984,7(2):56-59. 被引量:2
5 李力.语言:思维和文化之桥[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0(5):22-26. 被引量:2
6 张静.概念语法隐喻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1):122-123.
7 杨庆华,任姹婷.从概念合成理论看翻译过程[J] .长沙大学学报,2007,21(4):97-99. 被引量:3
8 董艳媛.Cognitive Study of English Death Euphemism Based on the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J] .海外英语,2014(17):241-242.
9 张巨文.合成理论视角下的意义建构[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6):150-153. 被引量:3
10 张巨文.合成理论视角下的意义建构[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3(2):117-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