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土木工程界对未来工程师教育的若干关注点
被引量:14
出处
《高等建筑教育》
2006年第2期119-121,共3页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同被引文献58
-
1王素霞.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的导学作用[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7(4):17-19. 被引量:6
-
2余寿文,王孙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师的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3):1-7. 被引量:60
-
3徐锦芬,占小海.国内外“学习者自主”研究述评[J].外语界,2004(4):2-9. 被引量:349
-
4孙金坤.新形势下钢结构课程教学方法的分析与探讨[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21(4):70-71. 被引量:9
-
5卢文良.土木工程专业课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4):49-51. 被引量:12
-
6马虹.土木工程专业理论教学内容的调整[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4):52-53. 被引量:2
-
7李成刚.工科课程改革计划与课程评估的范例——美国Drexel大学个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1):80-82. 被引量:11
-
8陆俊杰.高等职业教育学制的制约因素与类型选择[J].职教论坛,2006,22(01S):26-28. 被引量:4
-
9刘岩,谭宇胜.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1):74-76. 被引量:17
-
10刘西拉.从土木工程领域看21世纪的工程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3):8-14. 被引量:40
引证文献14
-
1倪彬,傅晏,刘新荣,喻贤莉,朱少刚.岩土类研究生自主学习的团队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154-157. 被引量:3
-
2张卫民,陈兰云,金俊炎.高职建筑工程技术教育的若干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6):13-15. 被引量:4
-
3胡敏云,田兴长,许四法.土木工程专业环境岩土工程课程建设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2):88-90. 被引量:3
-
4张磊,李忠学,赵伟.面向土木工程创新设计实验班的钢结构教学改革构想[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2):110-113. 被引量:18
-
5江卫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27(5):73-75. 被引量:1
-
6申中原,褚卫瑞.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4):33-34. 被引量:4
-
7刘国光,武志玮,赵方冉.面向注册师认证需求的《钢结构》课程实践创新性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161-161.
-
8曹菲,张力.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7-39.
-
9胡敏云,许四法,陈禹.对开口型土力学理论与试验教学方法的再认识[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5):76-79. 被引量:2
-
10项聪,周艳.高校和企业对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认识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7):169-17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46
-
1刘承斌,余世策,蒋建群,王柏生.结构实验教学实验项目内容的改革尝试[J].实验室科学,2010,13(2):12-13. 被引量:7
-
2刘承斌,余世策,胡志华,蒋建群.门式钢架静载实验项目的开发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0,13(4):52-54. 被引量:2
-
3刘承斌,余世策,蒋建群,王柏生.结构试验动载实验平台的开发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6):1-2.
-
4葛翠玉,何培玲.在建筑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6):46-48. 被引量:2
-
5文献民.钢结构教学中的形象思维教学模式初探[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1,23(1):76-80. 被引量:5
-
6朱金福.对构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团队模式的尝试[J].职教论坛,2011,27(12):18-21. 被引量:8
-
7李红明,唐柏鉴,王治均.钢结构课程群教学改革研究[J].山西建筑,2011,37(24):236-237. 被引量:3
-
8谢占宇.浅议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发展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7):128-128.
-
9赵莹.门式刚架结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实践与探索[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29(2):107-110. 被引量:3
-
10朴春德,曹丽文,杨建平.环境岩土工程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8(3):69-70. 被引量:2
-
1日本理工科大学教学质量达到博士水平:[J].日本问题研究,1978(3):57-57.
-
2崔瑶,年廷凯,陈廷国,王宝民.日本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浅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4):41-44. 被引量:4
-
3陆跃峰.战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教育目标的确立[J].高等教育研究,1993,14(1):84-88. 被引量:3
-
4林志炫.给理想一点时间[J].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2016,0(11):14-15.
-
5顾致平,李三庆,等.改革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全面培养学生能力[J].兵工高教研究,2002(1):19-21.
-
6阮建凑,陈颖.基于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166-167. 被引量:28
-
7李微.锻造未来的土木工程师[J].中学生天地(高中综合版)(B版),2007,0(12):40-43.
-
8林志炫,刘俊文.未来,我是谁?[J].中学生百科(悦青春),2015,0(6):19-20.
-
9董倩,周兆银,万虹宇.工程能力与创新:卓越土木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教学改革[J].职教通讯,2012(33):32-36.
-
10柴志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课程改革简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3,39(3):85-86.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