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建立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
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分布的城乡差距,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瓶颈。制约教师交流的主要原因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投入不足,教师聘任制度缺失,缺乏与市场相适应的城乡教师交流的机制。促进教师交流制度保障措施是:在制度上确立城乡教育共同发展的目标,以定向拨款的形式支持城乡教师交流,完善教师聘任制,建立教师定期流动制。
作者
范诚梅
龙洋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8-120,共3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关键词
教师资源
教师交流
义务教育
分类号
G45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135
引证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01
参考文献
3
1
褚宏启.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学校制度[J]
.教育研究,2004,25(12):32-38.
被引量:76
2
陈敬朴.农村教育如何弱势走强[C]//中国教育政策评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
张维平.教育法学基础[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张跃华.
关于教育制度伦理的思考[J]
.求实,2001(S1):280-280.
被引量:4
2
曾晓洁.
我国教育制度下的两种择校[J]
.教育科学,1997(3):1-5.
被引量:1
3
文明.
现代学校制度论纲──关于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的讨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16(S3):31-34.
被引量:4
4
黄兆龙.
现代学校制度初探——兼论国有民营学校管理模式[J]
.中小学管理,1998(Z1):24-26.
被引量:21
5
马怀德,褚宏启,劳凯声,梅汝莉,谈松华,刘莘,曾晓洁.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七人谈[J]
.人民教育,2004(17):7-10.
被引量:18
6
杨雄.
探索中国式的“现代学校制度”──谈公立学校“转制”[J]
.探索与争鸣,1999(7):32-34.
被引量:4
7
侯定凯.教育改革—批判和后结构主义的视角:译者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
鲍尔.教育改革—批判和后结构主义的视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40-141.
9
丘伯 墨.政治、市场和学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5、38.
10
惠迪 等.教育中的放权与择校:学校、政府和市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5、71、16、17.
共引文献
76
1
董慧.
浅析和谐社会下的考试公正[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4):146-149.
2
魏晓娟.
农村初中生流失的心理因素及学校教育的重构[J]
.教育探索,2008(3):127-129.
被引量:2
3
孙绵涛,张维平,谭晓玉,康翠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修改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6):6-10.
4
本刊编辑部.
2004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
.教育研究,2005,26(3):77-91.
被引量:13
5
杨辉,周应中.
2004年国内农村教育研究综述[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7(3):32-35.
被引量:3
6
王本陆.
教育公正:教育制度伦理的核心原则[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97-103.
被引量:22
7
张济洲.
“离农”? “为农”?——农村教育发展中的悖论[J]
.当代教育科学,2005(19):36-38.
被引量:17
8
张厚军,朱宏军.
教育公正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作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1):130-134.
被引量:9
9
张厚军,朱宏军.
教育公正:实现社会公正的阶梯[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3):43-47.
被引量:8
10
张济洲.
“离农”?“为农”?——农村教育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3):11-14.
被引量:40
同被引文献
135
1
官爱兰,卢宇,任金平.
江西城镇化与农村教育发展研究[J]
.农业考古,2006(6):226-229.
被引量:1
2
汪时珍.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制度安排与体制选择——福州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2(10):50-53.
被引量:1
3
许发梅.
教育均衡与城乡教师交流[J]
.现代教育论丛,2008(12):11-17.
被引量:14
4
闫守轩.
乡村教育“悬浮态势”的困境与出路[J]
.教育科学,2013,29(2):34-38.
被引量:16
5
李宜江,李子华.
县域内城乡教师交流政策实施的叙事探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3(6):99-102.
被引量:8
6
小学青年教师的“内部流失”令人忧虑[J]
.中国青年研究,1990(5):38-38.
被引量:1
7
张毅.
关于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及人才流动的几点浅见[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5,31(1):79-82.
被引量:2
8
高天明,刘良斌,高志清.
论教师生涯及专业发展[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70-72.
被引量:6
9
陈敬朴.
城乡教育差距的归因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04,24(11):34-37.
被引量:28
10
易金生.
美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及启示[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323-325.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27
1
许发梅.
教育均衡与城乡教师交流[J]
.现代教育论丛,2008(12):11-17.
被引量:14
2
钟云华,余素梅,李海斌.
义务教育均衡背景下城乡教师交流困境及其破解之策[J]
.煤炭高等教育,2013,31(5):122-125.
被引量:3
3
麻跃辉.
从权益保障的视角解读中小学教师的流动[J]
.新课程研究(下旬),2007(9):6-9.
被引量:3
4
贾建国.
城乡教师交流制度的问题及其改进[J]
.教育发展研究,2008,28(20):11-15.
被引量:36
5
刘琬,张莉,刘冬梅.
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奉节县为例[J]
.教师,2010(26):118-119.
6
张天雪,邓旭.
教师流动问题研究的文本检视[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2(2):13-18.
被引量:2
7
唐景斌.
关于顺德龙江教师交流制度的思考与建议[J]
.新课程(中学),2011(7):90-90.
8
李适时.
“县管校用”,制度约束——岳阳市建立新型地区教师流动制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1(7):128-129.
被引量:3
9
卢锦珍.
城乡中小学教师统筹发展研究文献综述[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28(3):117-120.
10
焦荷蓉,秦路.
对城乡交流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2,14(2):104-10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01
1
于海英.
城乡教师交流如何能促进乡村教师质量提升——基于多重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J]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19(1):154-167.
被引量:1
2
刘晖,钟斌.
修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论证--以广州市为例[J]
.教育学术月刊,2013(6):18-22.
被引量:3
3
钟云华,余素梅,李海斌.
义务教育均衡背景下城乡教师交流困境及其破解之策[J]
.煤炭高等教育,2013,31(5):122-125.
被引量:3
4
席小涛.
西北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建设的困境及对策建议[J]
.河西学院学报,2010,26(6):111-114.
5
贾建国.
试论我国教师流动制度之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J]
.教育科学,2009,25(1):58-61.
被引量:14
6
贾建国.
新制度主义的视角: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的制度制约因素[J]
.现代教育管理,2009(11):74-77.
被引量:11
7
张娜,薛文娟,蔡迎旗.
幼儿园教师流动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分析[J]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4):33-36.
被引量:10
8
贾建国.
我国教师流动制度创建中的利益冲突及其协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8):28-31.
被引量:14
9
刘莉萍.
教师专业成长: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内在动力[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1):75-76.
被引量:3
10
冯丽,杨挺.
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的教师流动模式评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1(4):86-89.
被引量:2
1
贾建国.
城乡教师交流制度的问题及其改进[J]
.教育发展研究,2008,28(20):11-15.
被引量:36
2
薛正斌.
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的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2):18-19.
被引量:1
3
吴继雁,高山.
网络时代青年学生的道德缺失与重建[J]
.活力,2005(6):271-271.
4
郁琴芳.
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对我国教师流动的启示[J]
.中小学管理,2003(8):54-55.
被引量:9
5
畅密霞.
促进教育公平 实现和谐发展[J]
.教育探索,2006(5):44-45.
6
侯娅莉.
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研究现状述评[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2):16-18.
7
汪丞.
韩国中小学教师互换制度的特点及启示[J]
.基础教育参考,2012,3(19):25-29.
被引量:11
8
祖文英,杨红.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科技资讯,2014,12(1):175-176.
9
王海燕.
河南省城乡义务教育失衡的调查与反思[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3):67-71.
被引量:3
10
黄树生.
日本基础教育公立学校教师“定期流动制”的经验[J]
.素质教育大参考,2011(16):30-31.
教育探索
2006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