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客观地位分层与主观地位认同 被引量:58

Objective Stratification and Subjective Identit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者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村民的主观地位认同与客观地位分层在总体上具有一致性,但在这种总体一致性下隐藏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局部关系:对于中间层次的村民来说,其主观地位认同与客观地位分层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程度减弱,呈现明显的“趋向中层”;而对于上层和下层的村民而言,其主观地位认同发生了明显的偏移,分别呈现出“向下偏移”与“向上偏移”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文章对这种趋势进行分析探讨。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objective social status and subjective identity. The outcome of survey indicates that despite the coherence on the whole there are two distinct relations for different groups. For people in the middle stratum, the relation between objective status and subjective identity is positive, but the 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nd tends to the middle level. For people in the upper and lower stratum, their identity is diverging, tending to lower and higher levels, respectively. This paper further examines and analyzes the tendencies.
出处 《中国人口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43,共6页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四类村庄社会分层的个案比较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43

  • 1刘欣.阶级地位与市场机遇:韦伯的阶级理论——兼与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比较[J].社会科学研究,1993(5):70-75. 被引量:3
  • 2刘欣.转型期中国大陆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J].社会学研究,2001(3):8-17. 被引量:154
  •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C].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6-927页.
  • 4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笫501-502页.
  • 5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9、259页.
  • 6戴建中.《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流动》[A]..《中国社会科学年鉴.1989~1993》[C].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 7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人民出版社,1972..
  • 8马克思.《哲学的贫困》[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07页.
  • 9卢汉龙.1993,《社会地位观:中国市民如何看待自己的地位》.天津“国际社会学研究方法研讨会”.8月24-26日.
  • 10C.W.米尔斯.1987,《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杨小东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共引文献281

引证文献58

二级引证文献60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