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图像时代的符号和象征
被引量:
1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图像时代,图像的符号和象征意义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图像符号的拜物教表现为一个符号的操控过程,也是一种符号的编码结果。图像象征的出现是形象和意义逐渐协调的产物。考虑图像的象征意义,需要分析其所具有的直接意义和间接(象征)意义。在社会的象征意义上,图像实际上浓缩了社会史或文化史的某些环节,成为记录、展示、反省。
作者
段钢
机构地区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哲学研究中心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31,共5页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图像
符号
象征
意义
分类号
J02 [艺术—艺术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62
同被引文献
89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75
参考文献
9
1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87页.
2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57页.
3
麦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6-17页.
4
道格拉斯·凯尔纳等《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5
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前言),敖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6
黑格尔.《美学》第2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0页,第10-11页.
7
谢林.《艺术哲学》,魏庆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8
恩斯特·卡西尔.《符号神话文化》,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120页.
9
L.A.怀特.《文化的科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62页.
共引文献
162
1
方环海.
论《尔雅》的语源训释条例及其方法论价值[J]
.语言研究,2001,21(4):83-88.
被引量:3
2
张一兵.
索绪尔与语言学结构主义[J]
.南京社会科学,2004(10):1-8.
被引量:17
3
邱运华,尚玉翠.
谈《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的叙事风格[J]
.俄罗斯文艺,2004(2):46-49.
被引量:1
4
蒋寅.
语象·物象·意象·意境[J]
.文学评论,2002(3):69-75.
被引量:163
5
李力,韩德明.
解释论、语用学和法律事实的合理性标准[J]
.法学研究,2002,24(5):3-23.
被引量:50
6
谭容培,宋国栋.
想象理论新视域:自由的唤醒与物化的拯救[J]
.文学评论,2004(6):83-87.
被引量:6
7
赵炎秋.
从语言到思想:再论文学形象的内部构成[J]
.文艺研究,2004(6):34-41.
被引量:11
8
赵宁.
普希金的抒情诗与《圣经》[J]
.外国文学研究,2000,22(2):42-46.
9
凌宇.
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中的乡土意识[J]
.文学评论,2000(4):18-24.
被引量:36
10
侯桂凡.
国有商业银行文化营销中存在的问题[J]
.社会科学战线,2005(1):273-276.
同被引文献
89
1
谭维.
浅谈吉祥物的造型设计[J]
.艺术百家,1999,15(4):118-120.
被引量:10
2
沈利华,钱玉莲.
吉祥物论[J]
.东南文化,1996(3):77-82.
被引量:8
3
张会森.
论隐喻[J]
.当代修辞学,1994(5):12-14.
被引量:6
4
石洁.
“读图”时代的艺术设计教学方法改革[J]
.中国林业教育,2009,27(S1):50-52.
被引量:1
5
冯丙奇.
视觉修辞理论的开创——巴特与都兰德广告视觉修辞研究初探[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6):3-7.
被引量:66
6
陈汝东.
论视觉修辞研究[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1):47-53.
被引量:97
7
束定芳.
论隐喻的认知功能[J]
.外语研究,2001,18(2):28-31.
被引量:174
8
刘虹.
报纸“图文并重”论之我见[J]
.湖南社会科学,2000(6):77-79.
被引量:1
9
陈汝东.
论修辞的视觉效果[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8-52.
被引量:19
10
高建平.
文学与图像的对立与共生[J]
.文学评论,2005(6):126-135.
被引量:37
引证文献
17
1
张宝.
浅谈中国大学校徽设计方法[J]
.明日风尚,2019,0(24):22-23.
2
李金桥,时章明.
大学校徽的功能与意义[J]
.现代大学教育,2008,24(1):91-94.
被引量:28
3
王慧婷.
视觉化战役中的突围——图像时代报纸的特色化之路[J]
.青年记者,2010(16):102-103.
4
孙婷,高胜楠.
浅析校园吉祥物的造型与设计理念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8):59-60.
被引量:2
5
高梓梅.
汉墓画像及其民间叙事[J]
.理论学刊,2011(8):110-113.
6
袁利平,宋婷婷.
类像时代课程载体的迷失与重塑[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2):10-14.
被引量:1
7
王丹丹.
视觉文化传播中的图像霸权现象及影响[J]
.新闻世界,2015(5):228-229.
被引量:4
8
王炜.
插画设计的视觉修辞[J]
.包装工程,2016,37(24):208-213.
被引量:20
9
李楠.
陕西地域文化的现代设计新模式研究[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32(15):84-89.
被引量:5
10
柳林,黄昀.
新媒体技术下的中文字体艺术设计研究——以中文字体设计“图像流”为视角[J]
.设计,2017,30(23):138-13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75
1
向黎,李卯.
论民国时期大学校徽的文化诉求[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1(8):106-109.
被引量:3
2
杨永亮.
级别校徽导向管理机制在职业教育中应用[J]
.科技经济市场,2010(11):115-116.
3
李金桥.
大学校徽的意蕴与意境[J]
.现代大学教育,2011,27(1):36-40.
被引量:7
4
孙婷,高胜楠.
浅析校园吉祥物的造型与设计理念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8):59-60.
被引量:2
5
田慧.
论大学精神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影响与塑造[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0(3):82-85.
6
李金桥.
大学校徽设计的形体分析[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5):100-103.
被引量:5
7
毛延生,刘洋.
从语义性到语用性:大学校徽的符号属性研究[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5):106-109.
8
吴新颖,于斌.
论大学精神文化的型塑[J]
.求索,2012(4):254-255.
被引量:2
9
严云强,邹光扬.
论我国高校校标的育人功能[J]
.当代职业教育,2012(6):65-66.
被引量:1
10
郁美静.
甲骨文在中国大学校徽中的应用[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9):74-75.
被引量:2
1
汪民安.
手机:身体与社会[J]
.文艺研究,2009(7):100-105.
被引量:24
2
李健英.
试评“商品拜物教”问题上的一点误解——《资本论》学习札记[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4):34-38.
3
金立群.
图像时代的被动生活——读王手的《照片》[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9(10):10-10.
4
曾庆玲.
当心灵旅行者跌入图像的深渊——图像时代旅游者盲目拍照现象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10):80-81.
5
苏丹人恐怖刺面文身竟为求美[J]
.党建文汇(下半月),2010(5):23-23.
6
蒋建梅.
图像时代的后现代女性镜像[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7):13-17.
被引量:5
7
王通讯.
“入世”后人事人才工作新走向[J]
.中国人才,2002(3):18-20.
被引量:2
8
程慧.
当前社会背景下的网民心理分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8-69.
被引量:5
9
薛汉伟.
社会主义的目的、目标与本质[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9(4):3-4.
10
徐杰舜.
视觉人类学与图像时代——中山大学邓启耀教授访谈录[J]
.民族论坛,2015(3X):40-49.
被引量:1
天津社会科学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