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唐宋词及理论之演变与尊体
被引量:
1
On the Ci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nd Its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重点论述了清代词学成熟之前,唐宋词体与词学观念之发展演变。并认为,词之诗化过程就是一个尊体过程;是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由创作到理论的一个渐变过程;更是在诗学和儒家诗教影响下词学与诗学理论融合的过程。
作者
曹庆鸿
机构地区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132,共12页
Chinese Culture Research
关键词
唐代
宋代
词
无意识
有意识
雅化
诗化
尊体
文学理论
文学创作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42
1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王国维遗书》第9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493页.
2
龙榆生.《研究词学之商榷》[A]..《龙榆生词学论文集》[C].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89页.
3
宋·张舜民.《画墁录》,许士鸾.《宋艳》,卷5《笔记小说大观》第6册,第6203页.
4
曾昭岷,曹济平等.《全唐五代词》上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747页.
5
宋·李之仪.《跋吴思道小词》,金启华.《唐宋词集序跋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8页.
6
施蛰存.《词籍废跋萃编》,第302页.
7
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附录二·论稼轩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98页.
8
胡适.《词选》,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9
叶嘉莹.《对传统词学与王国维词论在西方理论之观照中的反思》.《清词论丛》,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7页.
10
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王国维遗书》第九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第460页.
共引文献
25
1
曹明升.
清人对宋词的体认与清代词学的建构[J]
.求索,2004(11):195-198.
被引量:4
2
郑园.
东坡词题序研究[J]
.文史哲,2005(5):104-110.
被引量:4
3
葛金根.
王国维咏潮词与人生忧患[J]
.嘉兴学院学报,2006,18(1):67-69.
4
梅向东.
论况周颐词学的“艳骨”说[J]
.文学遗产,2006(3):118-126.
被引量:7
5
彭玉平.
倚声之源流与体制考论[J]
.江海学刊,2007(1):178-184.
6
方盛良.
樊榭词新论[J]
.文学遗产,2007(3):116-125.
被引量:3
7
邓昭祺.
苏轼对柳永词之态度新论[J]
.中州学刊,2007(4):192-196.
被引量:1
8
王文生.
论周济的“寄托”说[J]
.文艺研究,2008(3):47-55.
被引量:2
9
沙先一.
声韵探讨与词风演进——兼论戈载《词林正韵》的尊体策略[J]
.文史哲,2008(2):137-144.
被引量:2
10
孙克强,岳淑珍.
毛先舒词论简论[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01-107.
同被引文献
43
1
刘路,朱玲.
关于破体为文[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2):115-119.
被引量:7
2
曾昭岷.
韩愈“以文为诗”及其《山石》诸篇——学习《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劄记[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1(1):30-34.
被引量:2
3
吴承学.
辨体与破体[J]
.文学评论,1991(4):57-65.
被引量:42
4
张见.
辨体方法与王士祯的诗歌批评[J]
.求索,1991(4):77-82.
被引量:1
5
许总.
杜甫以文为诗论[J]
.学术月刊,1983,15(11):52-58.
被引量:1
6
王洪.
苏轼“以文为诗”论[J]
.江西社会科学,1990,10(4):79-86.
被引量:2
7
吴承学,沙红兵.
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论纲[J]
.文学遗产,2005(1):22-35.
被引量:58
8
吴承学,何诗海.
贺复征与《文章辨体汇选》[J]
.学术研究,2005(5):123-128.
被引量:12
9
薛泉.
尊体意识与南宋词选之兴盛[J]
.求索,2005(11):149-151.
被引量:2
10
杨绪容.
“公案”辨体[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4):127-135.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任竞泽.
近40年中国古代辨体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1978~2018)[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2):79-9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蒋旅佳.
异同分体与体类并重——唐宋总集分类体例与文学观念研究新论[J]
.青海社会科学,2019,0(6):201-206.
被引量:2
2
冯晓玉.
参体与昭体:六朝赋体流别思路新论[J]
.北京社会科学,2020(11):48-62.
3
孙盼盼.
中国传统“辨体”思想与文体阐释的意义生成[J]
.社会科学论坛,2021(3):69-79.
1
文学[J]
.全国新书目,2005,0(14):25-26.
2
世钦.
妙在山断云连——《草莓》赏析[J]
.新闻与写作,1995(4):23-24.
被引量:1
3
白利兵.
柯勒律治对莎剧人物类型的新解[J]
.戏剧之家,2014(3):209-211.
4
韩文丽.
女权主义理论与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互融性[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7):50-51.
5
崔竞生,郭建友.
迷失于社会传统中的女权战士——论《红字》中海丝特的形象演变[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19(4):45-48.
被引量:16
6
孟祥娟.
唐宋词体的“应体”论——论木斋的词学研究[J]
.天中学刊,2009,24(3):80-83.
7
马洪波.
论《沧浪之水》中池大为良知的渐变[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96-97.
被引量:1
8
邓乔彬,周韬.
从“倚声”论唐宋词体之形成与初步发展[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4):112-121.
被引量:4
9
李平,莫为.
《诗学》中的柏拉图声音——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诗学思想互文性研究[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3(6):72-80.
被引量:2
10
李波.
王世懋“逗”变的诗歌发展论[J]
.双语学习,2007(09M):214-214.
被引量:1
中国文化研究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